生產設備的“優化專家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徐工重慶設備維修工程師羅烈
26年來,羅烈始終堅守在設備維修崗位,攻克了諸多設備維修難題,是設備運轉保駕護航的“守衛軍”,也是同事多年來最信任的設備“優化專家”。近年來,他組織開展了十余項關鍵設備升級改造,為徐工重慶落地“智改數轉”,推動產業化快速發展增添了動能。
蹲點排查打出產線改造“組合拳”
在徐工鏟運“三高一大一小”產品戰略驅動下,徐工重慶小型裝載機械朝著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而裝配線智能化改造升級是小型機產業發展從制造邁向智造的關鍵一環。
智能化裝配流水線的改造充滿挑戰,為不影響生產,羅烈連續3天泡在生產現場,“蹲點”排查每個點位運行情況,拍照、記錄、分析,發現了原有鏈條在運行過程中的故障原因和效率提升的辦法。
發現問題后,羅烈與相關技術人員在生產現場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參與設計新的鏈條運行參數,編制PLC主線控制程序,反復調試、運行。
“凡事都要盡最大的努力”。歷時半個月,改造小組對裝配流水線和12臺設備進行了改造和調試,平均每個月減少故障停機時間超過10個小時,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變靜為動 人工+智能讓洗車更高效
2021年,隨著小型裝載機市場增量,原有兼職整機洗車工已不能滿足發車準備工作的需求。
如何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時,提升洗車效率呢?愛琢磨的羅烈下班路上仍在思考著。在路過自動洗車機時,羅烈的靈感被觸發了,“有了!把人工水槍改造成自動水槍,那么洗車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回到崗位后,羅烈開始設計改造方案,他應用鋼管和軌道等物料,制作立柱和行走機構,結合氣動系統、電控系統等一點點摸索試驗。經過近2個月的改造,純手工打造的自動洗車設備正式投入使用。
改造前人工洗一臺車需要30分鐘,改造后僅需8分鐘即可完成,洗車效率提升73%,全年實現降本近10萬余。
老將出馬攻克數字產線新挑戰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堅實推進,徐工重慶結構件噴涂由油漆改為噴粉,綠色環保的同時,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但是,在產線改造升級時,未能充分考慮實時讀取各項數據的功能,在產能分析時仍需人工進行統計。
羅烈主動請纓,下定決心投入最少的費用將噴粉線數據檢測改造項目完成好。一個多月的時間,羅烈一邊自主學習,一邊向廠家工程師請教,逐漸掌握了數據自動化收集分析的相關知識。
憑借豐富的設備改造經驗和編程技術,羅烈通過編輯PLC程序、設計觸摸屏程序等一系列舉措,組裝了一臺數據監控設備,成功實現結構件噴粉數據的自動化收集,為產能分析、能源降本、優化工藝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而設備成本遠遠低于廠家的報價。
敬業、精益、專注、創新在羅烈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緊跟企業發展腳步,積極投身于智改數轉浪潮中,他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態度成就自我,助力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科技成就經典 創新引領未來 盈峰中聯環境5項目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下一篇:最后一頁
央視網消息:8月27日,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寧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工作人
央視網消息:近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天峻縣境內,有攝影師拍
央視網消息:眼下,在山東青島即墨區丁字灣海域,這里養殖的上萬畝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