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科創板IPO上會、過會率明顯下降,撤材料案例不斷增加。8月22日,上交所網站顯示,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樹根互聯”)科創板上市審核狀態已變更為終止,終止原因為公司及保薦人主動撤回申請文件。
樹根互聯是國內知名工業互聯網企業,受研發投入較大、工業互聯網市場尚處早期等因素影響,樹根互聯成立以來尚未盈利。在此前的IPO審核反饋過程中,公司的虧損問題也被重點關注。據悉,樹根互聯此次撤回IPO申請或與虧損有重大關聯。
終止IPO或因業績虧損
【資料圖】
樹根互聯成立于2016年6月。2022年6月樹根互聯遞交科創板上市申報材料并獲得受理。自啟動IPO進程以來,樹根互聯的虧損問題一直備受外界關注。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樹根互聯均處于虧損狀態,其中2021年虧損超過7億元。2022年6月,上交所在首輪問詢中重點關注了公司持續虧損及經營現金流為負問題,要求說明是否會對公司未來持續經營能力產生影響。
反饋意見回復,樹根互聯提到虧損的主要原因包括三點:一是公司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的技術研發投入大;二是人力成本投入維持在較高水平;三是行業初期,市場開拓和培育成本投入較高,公司持續為客戶價值運營花費較多投入。
招股書顯示,股份支付費用較高以及研發投入的逐年增長,是導致樹根互聯虧損加大的核心原因。
2019年至2021年,樹根互聯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59億元、-4.81億元、-7.76億元。同期,公司發生的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8801萬元、3億元、3.68億元,占同期凈利潤的26%、102%、51.7%。
據了解,股份支付費用通常是企業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而實施股權激勵等產生的成本,在初創型、科技及互聯網企業中較為常見,其與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成本存在本質區別。在不考慮股份支付費用的情況下,樹根互聯的實際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約2.84億元、3億元、4.08億元。
以樹根互聯為例,招股書顯示,從2019年至2021年,樹根互聯的研發投入接連攀升,累計研發投入達到5.34億元,占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56.3%。2019年到2021年,樹根互聯的研發人員數量從191人增至697人。
熟悉企業運作的人士指出,這一方面增強了公司的研發實力,同時也帶來了成本的大幅增加。和樹根互聯類似,虧損實際上是當下國內工業互聯網企業面臨的普遍問題,不論是樹根互聯等工業互聯網企業,還是A股公司的工業互聯網板塊,多處于虧損狀態。
前述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國內工業互聯網企業的研發投入、人員成本等還將保持在較高水平,虧損將是行業從起步到成熟的必經之路。
今年多家企業終止科創板IPO
今年以來,科創板IPO審核節奏趨緩、審核力度趨嚴,IPO上會、過會數量均有所下降。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共556家,其中今年以來新上市57家,數量明顯低于2021年同期的114家,也低于2022年同期的77家。
與此同時,科創板IPO的審核時間也有所增加。在這一背景下,包括樹根互聯在內,今年科創板已有多家企業主動終止IPO進程。上交所網站顯示,科創板開板以來,已有216家企業IPO申請變更為終止狀態,今年內就有38家企業終止。
這其中多數為主動撤回申請。如同在8月,榮盛生物主動撤回上市申請。7月,天極科技、賽卓電子、康美特、清大科越等4家公司撤回了科創板上市申報材料。
各企業終止科創板IPO的原因不一。樹根互聯所在的工業互聯網領域,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是科創板重點吸納的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企業。而高研發投入的企業,也是科創板支持和鼓勵上市的企業。市場人士認為,樹根互聯撤回IPO申請,更多的可能是公司的主動戰略選擇。
從過往案例來看,終止科創板IPO后,部分企業可能會適時重新申報材料,也可能轉道其他版塊上市。有投行人士指出,對于企業而言,上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保障業務穩定的情況下,選擇更合適的上市時機,對于公司發展將帶來更大幫助。
工業互聯網玩家眾多
近年來,國內工業互聯網市場逐漸升溫。包括樹根互聯在內的一批新興工業互聯網企業快速成長,多家A股公司也加大了對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投入,行業呈現蓬勃向上發展趨勢。
作為國內第一批雙跨平臺企業,樹根互聯根云平臺、卡奧斯COSMOPlat平臺、徐工漢云平臺等已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積累,并擁有了一批穩定的客戶及實際應用案例。
其中,樹根互聯的根云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已從1.0版本迭代到目前的4.0版本。平臺支持工業協議超過1100種,占市面主流協議95%,目前已為裝備制造、鋼鐵冶金、汽車整車及零配件、電氣等數十個工業細分行業近千家工業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服務。
海爾旗下卡奧斯COSMOPlat已經孕育出化工、能源、模具、裝備、應急物資等15個行業生態,覆蓋全國12大區域,并在全球20個國家復制推廣。徐工集團旗下徐工漢云平臺已服務80多個行業。
未來幾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將迎來廣闊的增量空間。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僅為17.5%。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發布的相關規劃中已明確,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達到45%。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工業互聯網企業終將迎來盈利的拐點。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央視網消息:眼下,在山東青島即墨區丁字灣海域,這里養殖的上萬畝梭子
央視網消息:在生態環境部昨天(8月28日)召開的發布會上,中國海警局
央視網消息:據“平安北京”公眾號消息,近日,針對有群眾反映北京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