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導讀
在煤礦深井建設方面采用鉆井法與傳統工法相比,具有本質安全、機械化程度高、成井質量好等優點。在吸收傳統的鉆井法鑿井成熟技術的基礎上,中交天和針對西部地區富水巖層中鉆井裝備破巖效率及排渣效率不高、定向糾偏不及時、支護以及部分動力系統下放等“卡脖子”難題,研發制造了“智能號”豎井鉆機。
“智能號”鉆孔直徑達12米,鉆深800米,轉盤扭矩1200千牛.米,提升能力1200噸,且采用集成智能控制、電液一體化形式,具有機械化水平高,鉆桿移位迅速、準確、平穩,工作環境噪聲低、掘進效率高、操作簡單精確、智能化程度更高等優點,實現了立井井筒建設由人工加機械掘砌施工向自動化智能化施工轉型升級,達到礦井建設施工的本質安全目標,這對推動我國建井施工機械化作業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智能號”鉆具連接采用牙嵌型式,相比傳統法蘭螺栓連接更牢固,安裝更快、勞動量更少;采用的中交天和自主研發的垂直導向系統和超大動力設計等,不僅可實現月掘進300米,還能將垂直精度控制在2毫米內,確保高質量完成豎井建設,其綜合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為優化煤炭生產開發布局,促進煤炭資源合理勘探開發利用,并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內蒙、山西、陜西、寧夏、新疆等地區大量煤礦深立井井筒擬建待建,豎井項目將持續增加,為鉆井法施工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市場。“智能號”的投入使用,對西部地區立井井筒建設由人工加機械掘砌施工向自動化智能化施工轉型升級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義。“智能號”不僅滿足煤炭開發的迫切需求,還可用于鐵路、高速公路、輸水隧道等大型通風豎井施工。
在豎向掘進領域,中交天和研制的世界首臺加壓鉆進式豎向掘進機于2020年3月20日于福建省重點工程福能三川平海灣海上風電場項目完成了國內海上最大直徑嵌巖單樁鉆孔項目。該裝備已解決大直徑嵌巖鉆孔施工中因破巖能力弱,排渣不及時導致的綜合效率低的世界性難題,填補了海上風電大直徑單樁嵌巖裝備的空白,并對世界海上風電領域大直徑單樁嵌巖基礎工程的發展起到了里程碑的意義。于2021年9月,中交天和研制了世界首創高寒高海拔、大深度、超大直徑硬巖豎向掘進機——“首創號”。其刀盤直徑11.4米,豎向掘進深度達800米,現正于新疆烏尉高速公路天山勝利隧道2號豎井工程施工。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BICES 2023展商】中鐵裝備最大斷面組合式矩形盾構頂管機左線貫通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題:基層衛生健康服務如何更便民惠民?解答來了基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周圓)記者25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國家防總
2023年中國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峰會8月25日繼續在青島舉辦。記者在峰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