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
啊,最近我也被韓國的常溫超導給刷屏了,明明不想關注,卻又不得不每天看好多關于這個事情的消息。評論區里面各種喊著第四次工業革命、見證歷史、21世紀技術大爆炸之類的口號,簡直讓我眼花繚亂。
我看了看大家的評論,發現很多普通人對超導的概念和意義還不是很明白,只想看這玩意是不是真的。接下來我就簡單地聊聊吧。
(資料圖)
如果你經常關注超導領域,在今年三月份左右網上曾經也掀起過一陣超導轟動,只不過影響范圍比現在小多了。
超導這個話題實際上并不算新,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就是超級導電體,也就是電阻為0。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昂內斯利用液氮發現零下270攝氏度的汞電阻為0,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現超導體,后來昂內斯也成功獲得19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隨后百年間就不斷地有陸陸續續的材料被發現超導現象,但實現的原因無非都需要兩個非常極端的條件: 低溫&高壓。
室溫超導實際上也并不新鮮,在2020年時,物理學界其實就有一篇文章登上了《自然》封面,來自羅切斯特大學的斯尼德團隊聲稱研發出了室溫15度,267萬個標準大氣壓下實現的超導材料。不過在2022年時以實驗數據統計有問題的原因從《自然》上撤掉了這篇文章。
另外提上一嘴,這次21°常溫超導也是這個團隊搞出來的。
現在各位知道為什么科學界對這個團隊產生質疑了吧,這就跟狼來了的故事一樣,你出了一次烏龍,再整出來一次大家就都不信了。
為什么大家這么激動,因為超導這東西的用途顯而易見啊。核磁共振的機器,就是個超導體,用液氦把線圈冷卻,讓溫度低到極點,實現超導。如果常溫常壓超導普及,成本得多低,對醫療的貢獻得多大。
再就是電力輸送這個事,這領域即使是我們現在走在世界前列的特高壓輸電技術,每1000公里也得有3%左右的電就這么沒了。一年下來,這得白白浪費多少電呀,直接就能抵得上兩個三峽大壩一整年的發電量。
試想,如果超導實現了,這電力傳輸那可就是百分百無損,甚至可以在撒哈拉沙漠這種無人區,全都鋪上太陽能板,然后把電再無損地送到全球各地。
再往后,所有電子設備也都不用再搞散熱那一套了,因為電阻直接就歸零了,所有的電那都是100%地被用來轉化成功率。到時候,能量利用的效率直接上天了。
再說一個超導實現可能改變世界的事情:可控核聚變“托卡馬克”裝置。
這個裝置的原理是利用巨大磁場讓聚變等離子體懸浮起來反應與容器之間保持安全距離,這就需要超導體的強磁場這個特性的幫忙。我國在合肥市建設的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磁體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裝置。
中國在合肥市建立的,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磁體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裝置。
你只要稍微想象一下,就會知道這個裝置有多難搞定。這里面是幾億度的核聚變,而裝置外面的超導體卻需要維持在零下兩百度。
所以如果室溫超導真的成了,那對可控核聚變也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總的來說,這次的“常溫超導”實際上仍需要極高壓力條件,離真正意義上的常溫常壓超導還很遙遠。
超導研究在物理學史上意義重大,應成為人類持續努力的方向,但距離普及還任重道遠。如有可能,它將極大改變世界,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下篇再見。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2022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真題答案及解析-單選題27
下一篇:最后一頁
策劃:錢彤劉加文執行策劃:楊定都莊斐張瑜文案:張瑜陳文基拍攝:葉勇
“大海是漁民的工作場所,沒有人有權污染海洋。”7月30日,由“禁止原
新華社成都7月27日電體育時評:共建大運之城共享賽事榮光新華社記者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