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紀念屈原。
【資料圖】
2、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當他看到國家將亡時悲痛萬分,于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老百姓去打撈他的尸體,并將米飯撒到江中,后來屈原托夢對百姓們說,以后祭祀的東西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這樣就不擔心食物被蛟龍破壞了,于是人類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就有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4、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
5、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6、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
7、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8、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
9、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10、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于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央視網消息:據“中汽協會數據”微信公眾號消息,2023年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99 9萬輛,環比下降5%,同
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薄晨棣、李楠楠)今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在校生突發疾病或傷害,學校應立即救護,妥善處理;遇學生欺凌,學校應采取必要保護措施;依托12345市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