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述:宋志平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
(相關資料圖)
編 輯:余心豐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3月26日,“2023企業家新年大課暨正和島千企助桂發展行”在廣西南寧舉辦。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作了主題為“跨越周期,構建新的競爭優勢”的演講。本文為演講精編,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各位老師、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來參加正和島新年大課,剛才聽了幾位老師熱情的演講,很受鼓舞。
今天我想跟大家講些企業里的具體事情。大家知道,我們現在遇到了不少困難——不光要回答“怎么看”,還要回答“怎么辦”,也就是得講講企業里的方法論,我們到底該怎么去做。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話題——如何構建新的競爭優勢。過去這些年,中國企業獲得了長足的競爭優勢:低成本、全球化。但現在低成本的優勢已經不存在了,全球化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該怎么辦?有沒有別的辦法來構筑新的優勢?留戀過去其實是沒有用的,我們必須放眼未來;而要想放眼未來,我們又必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要有一個新的開局。
企業的競爭其實歸根結底是優勢的競爭。企業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如何建立企業的優勢展開的,這是我的一個觀點。在企業做了40多年,我一直在想企業的優勢是什么、如何建立新的優勢。
今天企業的核心問題也是這個問題。我想跟大家講幾點:
用持續創新取得技術優勢
第一點,用持續創新來取得技術優勢。
2009年我到國藥做董事長時,見到了當時的衛生部部長。他告訴我,IT是高科技,摩爾定律表明每18個月產品技術就會更新換代一次;而在醫藥領域,阿司匹林是1897年發明的,但到了現在還在用。他的意思是說醫藥也是高科技,但對應的周期比較長。這個話我一直記著。
今天其實各行各業都進入“摩爾時代”,創新的速度加快了。昨天(3月25日)我在宜賓參觀了一家科技公司。這家公司是做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的,10年前,幾個年輕人敲敲打打搞起來的公司,現在做出了琳瑯滿目的新產品。
我看完以后就想,這可能將是對液晶電視的顛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液晶顯示電視的誕生似乎就在昨天,液晶把彩色顯像管顛覆了,沒想到今天遇到了新的顛覆者。
今天來看,技術不可能讓企業擁有一勞永逸的優勢,必須持續創新,必須用持續創新來創造動態的技術優勢。
今天當我們談到優勢,已經不敢講持續性優勢,現在講瞬時優勢、動態優勢,用無數個動態優勢才能構成企業的長期優勢。
像剛才講到的液晶顯示玻璃,這些年的變化很快,先是面板玻璃做到0.3毫米厚,現在超薄電子觸控玻璃能做到僅0.12毫米厚,而柔性觸控玻璃能夠卷起來、折疊90萬次不破損。這就是我為什么跟大家講要持續創新。
再舉個例子,像寧德時代去年的效益很好,全球市場占有率很高,但即使是寧德時代這樣的企業,它在創新上也是繃緊了神經,都是新產品、都要加快創新。動力電池、電動車這輪的顛覆并沒有過去多長時間,但大家可以看到過去這段時間的變化有多么大、多么快。
我們今天必須要持續創新,只有不間斷地創新才能創造企業的技術優勢,慢一步、慢半拍都不行。
用綜合戰略取得競爭優勢
第二點,用綜合戰略來創造企業的競爭優勢。
做企業,如何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過去,競爭戰略大師邁克爾·波特提出三大通用戰略:1. 低成本;2. 差異化;3. 集中化。
我們過去確實是這么做的,中國巨石是做玻璃纖維的,早期就是靠低成本贏得了市場。后來光靠低成本不行了,開始搞差異化、做新的產品,向高端化轉型。
這家公司去年做得不錯,有66億元的凈利潤。我問中國巨石的董事長,現在的競爭怎么看?他說,過去用低成本競爭過,后來用差異化競爭過,現在得綜合起來,成本要低,產品又得差異化,兩者結合起來才有可能獲得競爭優勢。
單純只靠過去那種低成本競爭,或者只靠差異化競爭,都不行了。這也是目前的最新情況,對過去那些傳統的競爭理論的認識要發生改變,我們要實事求是,不能簡單地只走低成本路線,或者只走差異化路線,而是要用綜合戰略來創造企業的競爭優勢。
用行業細分取得產品優勢
第三點,用行業細分取得產品優勢。
前兩天我見到曹德旺先生,福耀是做汽車玻璃的,去年也做得很好,有47億元的利潤,增長51%。在去年這樣的環境下,能做到這個程度,真的不簡單。
玻璃的品種其實挺多,建筑玻璃、汽車玻璃、光伏玻璃,各種各樣的玻璃。但福耀一直做汽車玻璃,做了30多年。做到了多大的規模?做到了在中國市場占有率超過60%、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34%,做得很好。
今天處于一個過剩時代,過剩了怎么辦?很多人說,要轉行。但我常跟大家講,轉型不是轉行。只要這個行業的市場容量還是很大,只是困于過剩競爭,那就不能簡單地轉行,因為其他行業也正在激烈競爭。
在這種時刻,企業就是要細分,通過技術創新沿著產業鏈和價值鏈延伸,在細分領域里爭做頭部企業。
像韓偉集團,去年業績增長100%,它做的雞蛋很有特色,在細分領域里再去細分,把產品做到極致。
這也是企業今天創造優勢的一個辦法,一定要細分。如果一個行業的專業度已經很高了,那在專業里還得學會細分。比如,法國人的面包出名,原料中的面粉就有100多種;日本的水泥也很好,有100多種特種水泥。這些也是企業贏得優勢的方法。
用高質量取得價格優勢
第四點,用高質量取得價格優勢。
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產品大國,但我們是怎么走過來的?過去一些企業是靠低質低價,后來我們走中品低價,到現在肯定是要提高質量,要走一條“質量上上、價格中上”的路線,用質量來提升價格,來獲得價格優勢。
我過去做過的企業北新建材,一家做紙面石膏板的企業,沒有太多高科技,但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了67%。
去年這個行業的市場下降35%,但北新建材做得不錯,收入很穩定,利潤也很穩定,去年做了32億元的凈利潤,也相當不容易,因為它是一個普通的建材產品。
能做到這么好的原因是什么?一直走“質量上上、價格中上”的路線。它的質量做到最好,同時價格也是中上的。
今天,不管是東南亞也好、非洲也好,還是墨西哥、印度也罷,它們有更低的成本。所以我們企業必須提高質量,一定要走“質量上上、價格中上”或者“高質中價”的路線,改變過去走“低質低價”或者“中品低價”的路線,用“高質中價”或者“質量上上、價格中上”這樣的質量價格思想來贏得企業的價格優勢。
用雙循環取得市場優勢
第五點,用“雙循環”取得市場優勢。
“雙循環”指兩個市場,第一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市場,這個市場規模龐大,還在快速發育,我國有14億人口,其中有4億中產階層,并且中產階層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這個市場是我們的一個穩定的、長期的市場,必須深耕做好。
我們還有一個國際大市場,開發、耕耘了40多年,我們也不能放棄。坐擁中國14億人的大市場,同時還要做好這么多年辛辛苦苦開發的國際市場。
這些年國際市場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過去是真正的全球化,現在則是區域性的全球化。比如,歐洲、北美區域,包括美國的回歸實業、歐洲的再工業化,等等,企業需要應對很多貿易壁壘。
貿易摩擦等對于中國企業走出去造成了重大影響。到底要不要走出去?還是說只做國內市場?答案還是要“雙循環”,國內、國際市場相互促進。
我問曹德旺先生,福耀在美國的工廠怎么樣?他說,效益還是挺好的。我接著問,工人和工會的問題解決了嗎?他說,現在解決得不錯,馬上又要在美國再建幾條玻璃生產線。
其實美國這個地方的人工成本很高,但是天然氣和電力的費用很低,福耀的工廠已經全套智能化了,一條玻璃生產線上不需要那么多美國工人。
再舉個例子,中國巨石過去這些年也深受貿易摩擦的影響,那怎么辦?在埃及建了一個玻璃纖維廠,覆蓋整個歐洲,因為埃及到歐洲的關稅是零關稅;在美國建了一個廠,去年做得也不錯。企業要調整市場布局,在當地開工廠,由“產品走出去”到“企業走出去”。這也是一個過程。
這些事情都要做務實的選擇,把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結合起來,讓企業利益最大化,從而在新的形勢下、在“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過程中,來打造企業的市場優勢。
用自主品牌取得經營優勢
第六點,用自主品牌取得經營優勢。
改革開放這么多年,我們曾經用“市場換資本”、用“市場換技術”,但“市場”到底是什么呢?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發現,市場就是品牌。過去不少的國產好品牌沒有發展起來。
比如我們的汽車工業,過去幾乎每個大的汽車廠都進行了合資。合資也沒關系,但問題是合資以后用了國外的品牌。在這點上,韓國企業和我們的做法就不一樣。韓國汽車的技術也是引進的,但是引進的前提是必須做自己的國產品牌,最終做了下來。
這幾年我們開始“品牌覺醒”,一定要把我們的民族品牌搞上去。去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超過了50%。我聽了覺得很高興,這是歷史性的突破,是我們盼望已久的。
過去滿街是萬國汽車品牌,國產汽車品牌卻沒有做出來。施振榮的“微笑曲線”指出,嘴角的兩頭,一頭是研發、一頭是品牌,中間是代工。如果我們只做代工的話,就只能賺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被技術研發和市場品牌給分走了。
以手機為例,手機的出貨量這么大,但我們代工生產一部手機能賺多少錢?可能只是賺很少的錢,大部分被品牌商賺走了。
所以我們現在必須要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設。為了研究品牌,我最近專門去了安踏這家公司,安踏是上世紀80年代晉江當地的丁家父子3個人創業起家的,最初給跨國公司代工做鞋,到了1994年有了幾百萬的收入,確定了“打造自主品牌,開拓國內市場”的發展思路,創造了安踏這個自主品牌。后來越做越大,收購了斐樂等國際品牌。
2019年安踏又做了一件大事,用360億元收購了總部在赫爾辛基的亞瑪芬這家企業,持有企業58%的股權。
通過40年,父子3人從代工做鞋出發轉變成一個自主品牌,現在又從自主品牌成為國際品牌商。這樣的一個跨越,在西方創業者的書里都很難找到相似的案例。
這件事讓我感受到,品牌其實并不神秘,中國企業也能做好。過去關于到底能不能做好品牌,我們心里其實是打過鼓的,認為品牌里可能有什么玄而又玄的東西。
日本有人也研究過,日本《朝日新聞》駐蘇黎士的站長曾寫過一本書,專門講為什么日本的品牌做不過瑞士的品牌。日本的手表做得很好,過去全世界的石英機芯大多是日本生產的,但它在品牌上還是比不上瑞士表。
2019年我在參加達沃斯論壇期間,曾專門抽出兩天時間到瑞士幾家大公司進行調研,它們的品牌到底是怎么做的?為什么一個800萬人口的山地之國,居然出了世界上那么多的大品牌。我們得去研究它們。
到國外去,常能看到外國知名企業的廣告牌,但怎么不常看到中國企業的廣告牌呢?過去中國企業愿意投錢在設備、技術上,但可能在廣告上投入相對較少。
我們堅信東西做好了,自然有人買、自然就能賣出去;其實并不見得,產品要做好,廣告也得做好,牌子也得做亮了才行,只有牌子做亮了,才能有更高的附加值,品牌才會有價值。
我們既要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也要建設品牌強國,講好中國品牌的故事,提高全球市場對中國企業和產品品牌的認知度,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排版| 敲敲
審校|— —執行主編|徐悅邦
?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口述:宋志平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編輯:余心豐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3月26日,“2023企業家新年大課
【北大荒:2022年凈利同比增26 63%擬10派4 2元】北大荒公告,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42 62億元,同比增長17 42%;凈利潤9 75億元,同比增長26 63%
跌破1 3570(2月 3月美元上漲的50%回撤位)將為下測1 35鋪平道路,1 35-1 36區域的100日移動均線(最近一直是美元 加元的良好風向標)位于1 3517
3月27日早上,星火物業管理公司購買的大葉女貞、月季、櫻花等5種苗木運抵公司后,物業管理公司22名職工全部上陣,揮鍬培土,栽種苗木,在工業
3月28日,廈門象嶼集團物流部副總經理孫青一行在天水市招商局副局長紀旭,市工信局調研員胡泉山,天水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淑香等人陪同...
上市首日,兩只REITs產品二級市場交易平穩,開盤價較發行價分別上漲0 91%、10 39%;截至收盤,收盤價較發行價分別上漲1 94%、12 37%
截至2023年3月29日收盤,吉華集團(603980)報收于4 77元,下跌1 65%,換手率0 35%,成交量2 43萬手,成交額1163 99萬元。
”對于近期熱門的AIGC,侯鴻亮認為,人工智能固然能夠進行總結和生成,但是創作本身需要對生活的理解,優秀的創作者依然是不可被替代的
”近日,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第三任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姚尚龍表示,期待分娩鎮痛能夠盡快進入...
他,從業33年始終扎根在變壓器裝配一線。他,從一名普通的一線工人,成長為河北省技術能手、保定市技術能手、保變電氣勞動模范、技能帶...
春回大地,綠意盎然。自3月10日全心服務服務品牌正式發布以來,13支服務團隊、數百名研發、質量、生產、銷售、服務專業人員聯動深入市場一
2023年3月28日,由國家工程機械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指導,《工程機械與維修》雜志主辦,匠客工程機械承辦的2023工程機械產品發展(北京)論壇
彩鋼板規格有哪些?常見的寬度尺寸規格有120公分、115公分、100公分以及95公分等,板的厚度規格有5公分、7 5...
鋁表面氧化怎么處理?1、熱水沖洗法用熱水沖洗鋁材,這樣就可以達到老化膜層的目的,但是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
石灰石的加工工藝流程是什么?石灰石這種是通過了粉碎、分級、熟石灰、二氧化碳等。另外,還采用了干式粉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