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圖
熱點熱議
(相關資料圖)
8月24日,中鹽集團發布關于保障食鹽市場供應的聲明:近期,部分區域市場發生食鹽搶購,電商及部分商超渠道有短時缺貨現象,我們正在加班加點生產、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請社會各界理性消費,不要盲目搶購。(據8月24日北京日報)
據介紹,我國對食鹽實行定點生產管理,原鹽年產能1.2億多噸,原鹽年產量近1億噸,均居世界第一。食鹽年產能5000萬噸,食鹽年產量、消費量近年維持在1200萬噸左右。我國食鹽來源主要包括井礦鹽、海鹽、湖鹽,市場占比分別為87%、10%、3%。中鹽集團是世界最大的食鹽生產企業,食鹽年產能超過1000萬噸,其中井礦鹽占比95%。換言之,僅中鹽集團一家的食鹽產能,幾乎就能滿足中國市場供應了。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國內部分市場發生食鹽搶購現象。中鹽集團的聲明來得很及時,足以消除消費者的擔心。
中國不是一個缺鹽的國家,食鹽的主要來源也不是大海,這就是中國食鹽不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的底氣所在。國內井礦鹽產地分布比較均勻,山東、河北、四川、湖北等都是產井礦鹽大省。江蘇、新疆、四川等則是重要的湖鹽產地。目前,各沿海省份都聲明不用擔心食鹽供應和安全問題,更何況是內陸省份?
以山東為例。作為全國最大的鹽生產基地,山東原鹽年產量2600萬噸,其中海鹽1600萬噸、井礦鹽1000萬噸。制作山東海鹽的地下鹵水,是經過億萬年沉積、封存于50至100米地下的濃縮古海水,屬于高品質、無污染的天然資源,且不受地表和海洋環境變化影響。
所以,對那些搶購食鹽的人來說,囤鹽不如囤點“吃鹽”的常識。
中鹽集團的聲明中提到,在2003年非典肺炎、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歷次市場波動中,食鹽供應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弦外之音是,每一輪食鹽搶購現象,回頭一看,都是少數人的杞人憂天,最終都淪為了笑柄。
形容一個人閱歷豐富,我們常說他吃過的鹽比別人吃過的米還多。以搶購食鹽來說,有人搶了那么多次都是“白搶”,也該吃一“鹽”長一智了,如果還繼續搶,那些吃過的鹽豈不是白吃了?
聲音
東方網:囤鹽事件的背后,一些不法商販以及網絡主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通過編造謠言、煽動情緒來“吸睛”“吸金”,誤導了民眾,也擾亂了市場秩序,影響了社會穩定。拒絕“無腦跟風”,亟需科學和理性的消費觀念。要做清醒、理智的消費者,而不是盲目跟風,輕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跑。
(責編:汪澤滋)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作為汛情臨時安置點,自8月4日起,河北省涿州市西丁市口學校就為這里的
以“聚勢創新向光而行”為主題的HICOOL2023全球創業者峰會8月25日晚在
第七屆廣州老博會于8月25日至27日在廣交會展館A區舉行,展出面積約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