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4日上午,由中宣部組織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湖北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中國第一將軍縣”黃岡紅安。采訪團來到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的紀念碑前,向革命先烈們獻禮鞠躬,并進入紀念館詳細了解這片革命老區的光輝歷史。
“湖北是一個英雄的省份,今天參觀完黃麻起義紀念園,我想我找到了荊楚大地英雄氣的一個紅色根源。”人民日報記者李忱陽在接受長江云新聞記者采訪時感慨道。
近年來,紅安充分利用境內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形成以紅色旅游為核心的全域大文旅,發掘保護革命遺址遺跡233處,成為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不久,黃麻起義紀念園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紅色基因庫建設單位。
為了實現紅色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紅安緊盯紅色旅游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大力開展招商,目前,已與湖北文旅集團、湖北文投、湖北交投、中國動漫集團等行業龍頭緊密對接,穩步推進天臺山整體開發、武紅高速紅色驛站、紅色文旅演藝、動漫職業培訓等項目落地,今年1-6月,簽約文旅項目4個,協議投資額25.61億元。與此同時,投資2億元的黃麻起義紀念園游客中心綜合體預計將于今年9月30日前完工。
除了在文旅上下功夫,紅安還搶抓研學培訓,全面建設紅色教育實踐基地。6月中旬,紅安向文旅部資源開發公司報送青少年研學和黨建示范課程6門,向國家文物局報送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9門。今年上半年,紅安4家紅色研學機構累計辦班168期、培訓學員8萬余人次。依托紅色教育,紅安觀音閣村村莊環境煥然一新、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從過去的重點貧困村到如今的集體收入近30萬元,參與民宿接待的農戶從一年幾百元收入到2022年戶平8000多元的躍升,真正實現了紅色資源轉化為金色產業。
據了解,紅安下一步將學習借鑒延安、井岡山、韶山等先進地區好經驗、好做法,以創建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為抓手,打造紅色旅游拳頭產品、深化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規范紅色旅游管理服務、做好紅色旅游品牌宣傳推介、完善紅色旅游發展體制機制等方面,解決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的帶動作用不夠等現實問題,全力推動紅色旅游產業加快發展,全面提升“第一將軍縣、永葆紅安紅”“將軍故里、英雄紅安”影響力。
(長江云新聞記者 張文杰 陳皓 向昊 田暢 責任編輯 謝雅靜)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人民網北京8月15日電(高清揚)今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14日,北京8
李鯤再次回到家鄉創業,還要從一場“雙創大賽”說起。3年前,濟南新動
綠意盎然,靜動結合,功能分區劃分科學……今年6月底,家住北京市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