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黃岡日報訊 (通訊員劉子靚 廖想)盛夏時節,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紅安校區)、武漢文華學院等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寧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塊塊板材全流程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制作完成。紅安縣內各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企業生產熱火朝天,處處可見奮斗的身姿,時時可感實干的熱潮。
上半年,紅安縣主要經濟指標再次挺進全市第一方陣,GDP達121.37億元,增長6.5%,高于全市0.6個百分點,居全市第3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和增速分別居全市第3位、第2位。
變壓力為動力,奮起直追。面對2022年主要經濟指標全市靠后的不利形勢,縣委縣政府通過復盤分析、深刻反思,將全力拼經濟、實干促發展作為全縣工作的主旋律,高位推進,奮起直追。完善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指揮部、鄉鎮部門三級調度機制,建立年度考核復盤分析機制,堅持季度項目拉練考評、獎懲兌現機制,形成賽場競馬、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推動全縣經濟形勢穩中有進、進中向好。
變決心為恒心,重點重抓。堅持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突出企業主體、項目為王,掀起了一大批優質項目簽約、開工、投產熱潮。上半年,全縣共招引項目39個,協議投資額240.81億元,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70.9%、69.8%。
該縣還建立了新簽約、新開工、新入庫、新投產、新進規入限“五新”項目閉環管理機制,全生命周期推進項目建設。年初以來,新開工項目113個、新入庫項目76個、新投產項目15個;完成工業投資同比增長79.7%,居全市第1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1家,新增數居全市第1位。圍繞優服務、降成本、拓市場,千方百計解決企業最緊迫、最現實的問題,為項目保駕護航,已解決涉企重點問題86個;從水、電、氣、物流等要素成本入手,出臺針對性降成本政策措施;幫助46家建筑建材企業產品納入中建三局等央企集采目錄。
變一局為三局,提能善政。通過提升工作能力、強化要素保障、發揚斗爭精神,為經濟發展按下“快進鍵”。147名優秀年輕干部通過參與產業招商、到發達地區跟班學習、參加“大別山紅色火種特訓營”,解放思想、開闊視野;開展高質量發展大講堂、局長講指標、鎮長講“五新”等系列活動,提升干部抓經濟工作的能力水平。
同時,該縣搶抓政策機遇,積極爭取要素支持,在全市率先實施工業企業分類績效評價,在資源要素配置上實施差別化政策,并設立4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全縣工業技改投資增長62.5%,居全市第2位。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家;宜田科技等10家企業成功入選“瞪羚”企業公示名單,居全市前列。
(責編:汪澤滋)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東坡廟會·湖北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收官
下一篇:最后一頁
駐村干部現場檢查榨油廠設備安裝施工。本報記者張洪旭攝促增收、補短板
青羚網訊(記者田得乾)記者近日從青海省人民檢察院獲悉,今年以來,全
青羚網訊(記者郭靚)為深化青海省和甘肅省衛生應急區域聯動合作協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