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省正式印發《持續深化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實施方案》。8月4日,全省供銷社加快綜合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隨縣舉行,通報17個市州、84個縣市區落實進展情況。來自全省各市州縣供銷社負責人,以及省供銷社機關處室、出資企業負責人,共130余人參會。會上,“一網四鏈”列出年底目標清單。
40個市縣初見成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網四鏈,是指湖北城鄉供應鏈“一張網”,以及糧油、農資、日用品消費、棉花四條產業鏈。
“40個市縣落實動作快,工作走在前列。”會上,一批勇于探索、敢于改革、真抓實干的系統典型被點名,宜昌市和華容區、武穴市、崇陽縣4家單位方案已出臺,36個單位不等不靠推進改革見成效。
在城鄉供應鏈平臺和冷鏈體系建設中,有的先行一步。荊州市社引進龍頭企業,已在荊州區開展供應鏈平臺化試點。黃岡市社5月份就先行綜合推進平臺搭建。潛江市社成立多個股份公司和糧油產業鏈聯合體,萬噸預制菜項目、供應鏈配送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成。
一些地方的日用消費品鏈建設成效突出。南漳、谷城的消費品下鄉鏈條暢通,對農村市場網點的服務覆蓋面達80%。武穴“供銷集采集配體系改革”納入2023年度深改項目,村級站點已全覆蓋并投用。
有的積極爭取政策支持。蔡甸區社調動區直部門資源,列出33條項目清單。興山縣既配資產又投錢,建成縣集采集配中心。當陽市社申報被納入宜昌市城鄉供應鏈一體化平臺試點。
有的抓緊招商引資。夷陵區社引進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項目已落地。陽新縣社引進農副產品供應鏈頭部企業,共同打造園區平臺。
不少地方敢于創新、勇于突破。在農業社會化服務經營主體方面,大冶市社將湖北楚豐農資公司、基層供銷社及5名農業能人組織起來,共同出資成立農服公司。為全面恢復基層經營服務體系,孝南區成立5個專業聯合社,發展糧油等農副產品供應鏈。團風縣推動社資社企改革,供銷總公司即將揭牌。
“還有一些縣市工作進展慢,改革內生動力明顯不足。爭取8月底前,各地高質量改革實施方案全部出臺?!贝髸▓蟮耐瑫r,也為落后的單位“問診”,新建月報機制,明確“一網四鏈”年度目標。
從“四無社”到“四有社”,隨縣供銷社考核第一
隨縣被列為全省深化供銷社改革試點地區。成效到底如何?
“平均每3公里就有一個服務基地。”2022年8月剛成立的隨州弘耘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800萬元建設“一基地七中心”,整合農機206臺套、烘干設備85組,為5個鄉鎮提供從種到收的全程機械化托管服務。
“日均收發快遞10萬余單!”圍繞“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采集配體系,探索“統一倉儲、統一分揀、統一配送”運營模式,讓“一個電話、一個微信訂單,日用品到家”成為常態。
“有機無活做、有活無機做”怎么辦?推進數字化信息服務,開發“隨縣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小程序,解決農機服務信息不暢的問題。同時,利用“北斗+農機”信息技術,實現高效作業、精準調度。
“發放貸款1600余筆,總額過12億元?!遍_展“政銀擔”農村金融服務,有效破解“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難題。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網絡“兩網融合”項目,作為隨縣“強縣工程”重點項目,分揀中心4月運營至今,累計回收再生資源200多噸。
“打造縣鎮村三級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創建全國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強縣。”隨縣供銷社實現了基層社及供銷超市、莊稼醫院、“三農”服務中心鄉鎮全覆蓋。目前,已有流通服務龍頭企業6家,構建了1個縣級樞紐、18個鄉鎮節點、281個村級終端、1000余個基層網點的現代流通服務網絡。
經過10余年改革發展,隨縣供銷社從一個“無辦公樓、無人員、無資產、無企業”的“四無社”,成為“有企業、有網絡、有服務、有模式”的“四有社”,在2022年全省供銷綜合業績考核位列第一,先后榮獲“全國百強縣級供銷社”“全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先進單位”。省供銷社主任曹松表示,“有資產更好,即使沒有資產,善用平臺一樣能做好為農服務。”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文明餐桌】黃州市民依序文明就餐
下一篇:最后一頁
一臺電腦,敲打精彩華章;行走足跡,勾勒政治底色;與人為善,彰顯人生
自動化控制硼酸生產線。本報記者陸廣濤攝古城西寧的科技創新,離我們遠
青羚網訊上半年,西寧市生產總值(GDP)為924 15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