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賢丁汗平:
(相關資料圖)
助力家鄉建設,蒼葭沖越來越好!
我2007年退休,第二年回到家鄉蒼葭沖。但我看到的卻是,民房破舊,垃圾遍地,牲畜糞便成堆,天一下雨污水橫流,天一刮風塑料袋滿天飛。
當時的狀況,刺痛了我的心。作為一名黨員,我一定要為家鄉干點有意義的事情。
但我深知,靠自己一人獨木難支,眾人拾柴火焰高。于是,我與一些在家的老人和黨員商量,決定牽頭成立一個議事機構。就這樣,一個7人議事小組成立了。這7人都是蒼葭沖德高望重的老人、黨員和鄉賢。
議事小組爭取村兩委支持,召開群眾大會,充分聽取村民意見。大家紛紛表達意見,最后形成共同意愿:先從環境整治做起。
群眾意見統一了,勁頭就足了。就這樣,只用7天時間,村民就把各自房前屋后、公共地方的垃圾全部清掃干凈。
創建美好環境,還要創造幸福生活。議事小組把群眾組織起來,硬化道路,修建雨污分流系統,安裝自來水、路燈,修建廣場……整個塆貌大為改觀。
2015年,我們村被列為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的示范點。為了更好建設家鄉,我們成立了合作社,采取4種入股形式,一是現金,二是土地,三是閑置的房屋,四是勞動力,解決了107戶的入股問題,股金過百萬元。
2017年國慶節,我們有了第一次分紅。現在每年都可以分紅,分紅金額也是年年增長,村民個個喜笑顏開。
如今,越來越多的鄉賢和能人出資出力,助力家鄉建設。我相信,蒼葭沖會越來越好!
拾野共學主理人、蒼葭沖運營指導團隊負責人曹炎:
這里已是我的第二故鄉!
與蒼葭沖的緣分要從2016年說起,當時我們作為設計規劃單位參與到了蒼葭沖的策劃、運營等工作中,隨著幾年的陪伴,我與蒼葭沖之間的連接越來越深,蒼葭沖也成為了我的第二故鄉。
2021年7月,蒼葭沖種植了幾十畝生態小紅稻,村委和合作社邀請我們來蒼葭沖給小紅稻做文創設計以及包裝。為此,我們策劃了蒼葭沖第一屆農民豐收節,邀請了很多朋友和家庭一起來蒼葭沖體驗收割小紅稻、品嘗小紅稻,還跟村民一起表演節目來慶祝豐收的喜悅。當年11月,我們聯系了武漢東湖大李市集,策劃組織了蒼葭沖美好生活市集,讓更多人認識了蒼葭沖。那一年,我們向外推出了首款蒼葭沖年貨禮包,有豆腐乳、辣椒醬、辣椒粑和小紅稻等,大部分消費者都是來自北上廣深的顧客。
2022年,我們幫助蒼葭沖構建了完整的研學課程體系和人員培訓等工作流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村里光有學生研學還遠遠不夠。根據蒼葭沖自身特色、時令節氣、資源等,我們策劃了一場又一場親子活動,從4月份的青梅季,青梅酒釀造體驗活動到青梅IP“梅煩惱”的推出到6月份的插秧季,與武漢親子品牌稻谷同步推出了多款插秧季聯名T恤,非常受歡迎。
現在,不僅是我們自己策劃組織活動,也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蒼葭沖運營合伙人計劃,通過合伙人計劃招募更多的有為青年來蒼葭沖創業,來蒼葭沖生活,共同打造更新、更美的蒼葭沖。
拓印小院主理人雷錦環:
我在家里當上了老板娘
我做夢也想不到,我還能在家里創業,辦起拓印小院,當上了老板娘。
與拓印的緣分,要從我年輕時喜歡刺繡說起。小時候我學會了穿針引線,和同齡人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刺繡手藝越來越精湛。
嫁到蒼葭沖后,我的刺繡手藝在村里也是有名的,但并沒有給我帶來收益。為了孩子讀書上學,我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賺錢,非常辛苦。前幾年,恰逢西廂房的產業運營師在村里挖掘文創小院,因為會刺繡,我由此上了推薦名單。那時我已經52歲,年紀大了眼睛也花了,做刺繡主題的文創小院,我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西廂房一位運營師見多識廣,他知道刺繡前需先在布上描出圖案,而這一過程往往是將現成的畫拓印下來,因此他動員我,何不將自己的家做一個拓印主題的文創小院呢?
在運營師的指導下,我在知命之年正式開始學習拓印,從一片葉子印起,直到現在可以用不同的葉子組合,印出各種復雜的圖案。現在,尤其市周末和節假日,來我家小院玩的游客絡繹不絕。
看著來體驗拓印的孩子們開心的笑容,我也很開心,也很享受現在這種狀態,希望來玩的人越來越多。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小葡萄串起鄉村振興大夢想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記者周圓、王聿昊)8月7日,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
青羚網訊為適應新時代發展黨員和黨員管理工作需要,有效加強農村(社區
青羚網訊8月5日,由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