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走進“羅田第一大村”——駱駝坳鎮學堂村,處處皆景,一步一景,步隨景移,一見如夢中的故鄉。
(相關資料圖)
去年以來,羅田縣駱駝坳鎮學堂村立足實際,搶抓機遇,巧把提升村莊顏值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抓手,通過共同締造奏響人居環境整治最強音,順利探索出建設和美鄉村的實踐路徑,勇創湖北省級美麗鄉村試點村。
村景美如畫。(記者 余濤 攝)
“大村要有大村的樣子”
學堂村毗鄰318國道,臨近燕兒谷景區,因面積大、垸落散、人口多,被稱為“羅田第一大村”。
大村有大的好,更有大的難。
“大村不好管,這里一處菜地,那里一處廁所,到處臟亂差,沿處不好看。”提起曾經的學堂村,村黨總支書記彭仲鷗直言。
“你們是個大村,大村該有大村的樣子,要著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打造和美鄉村樣板。”駱駝坳鎮黨委書記左勝楊發出動員令。
號角吹響!學堂村兩委痛定思痛,決定從整治臟亂差入手,第一時間集中力量進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岸邊凈、塘邊凈、路邊凈、屋里凈、屋前屋后凈。”幾條板凳,村兩委動員村民合力整治村容村貌。
“每月一評,一連3個月前3名、環境優美的垸組給予獎勵,連續3個月后3名的垸組,年度組長不得評優。”學堂村開啟了自我倒逼模式。
實行垸組會組長監督,14名村務員清理公共場所,村民實行“五包”責任,網格化管理,每家門前張貼環境衛生戶評比欄,層層壓實責任。
人人爭當先進,個個樂做榜樣,一時在學堂村蔚然成風。
“以前不太愛回娘家,主要是村里臟亂差,沒地方玩,沒想到今年說變就變,變得我認不得了。”回娘家消暑的葉麗枝感嘆。出嫁浠水的葉麗枝,如今一有空就愛帶著孩子回娘家,以前一年回不了幾次。
正視差距,動真碰硬,比學趕超,這是學堂村快速蝶變的關鍵所在。
從“站著看”到“爭著干”
“這個月大家的積分都好高呀。下個月,我一定把衛生搞好,爭取多換點大米。”學堂村愛心超市里熱鬧非凡,村民們對著貨架比積分、換物品。
學堂村利用“積分卡”“積分超市”等,強化環境衛生評比結果運用,村民們改以往“站邊看”為“爭著干”。
“我們村的生活垃圾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制度。”彭仲鷗說,村民們環保意識明顯增強,大家積極主動地參與垃圾分類。
“讓黨員做群眾看得到摸得著的實事。”黨建引領不能光喊口號,更要常常進垸入戶了解群眾需求。
學堂村兩委倡導文明新風,大力弘揚家庭美德,激勵和引導各村群眾積極參與“衛生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大力營造黨風正、民風淳、家風好的社會氛圍。
3月8日,“好媳婦”評選活動中,葉東朝的妻子獲得“好媳婦”稱號。這源于彭仲鷗入戶調查時得知葉東朝母親因病臥床半年,全是葉東朝妻子照顧,身上沒有一點異味。他在評選會上第一個舉手推薦。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我們村以評比活動為切入點,組織村民參與評選,著力提升村民文明素養,提高鄉村文明指數,形成創‘星’、追‘星’、爭‘星’的濃厚氛圍。”學堂村委委員段芳自豪地說。
涵養家風,培育新風,蔚然成風,這是學堂村創建和美鄉村的實踐路徑。
村民的事讓村民商量著辦
“別的村也有柏油路,也有墻繪,但都沒有這么好的構思。”村民瞿志國指著“樸樹變福樹”墻繪說,村里很多墻繪都是結合實際繪出本地景致。
“這里以前是我家自建的廁所,旁邊就是菜地。”村民葉叔指著門前停車場說,現在廁所拆了,菜地也供村里用來建停車場了。
你家拆了廁所退出菜地,我家拆掉圍墻,讓出通道;你來村里打掃廣場,我就來路邊除草……通過掀起共同締造熱潮,村民的事讓村民商量著辦,學堂村迅速建好3個池塘、4個廣場、1個文化長廊。
“我們以共同締造為抓手,使群眾真正成為鄉村振興建設的建設主體和受益主體,和美鄉村建設工作就好做得多。”左勝楊表示,建好還要管好,村民自治才是長效運行、長久惠民的得力措施。
去年7月,由中電建投資的“引蓮入城”項目動工開建,項目涉及12個村,學堂村是全縣第一個完成埋管道工程的村。
共同謀劃,共同建設,共享成果,這是學堂村開展共同締造的生動寫照。
-----------
【記者手記】
村民自治讓鄉村更和美
走進駱駝坳鎮學堂村,處處可見小心思。
庭院內,不止有花草樹木,還有極具農家特色的菜果與農作物;庭院外,墻上的彩繪也不是常見的各式標語,而是因勢利導、融入村景的圖畫;百姓廣場上的宣傳欄內,不僅有村務政策,還有學堂村的來歷傳說。
共謀共建,讓村民們共管共治的積極性更高。鄉村振興為村民而興,鄉村建設為村民而建。學堂村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大家用自己的勤勞智慧把廣袤鄉村建設成為樂享現代生活的幸福家園。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九劍出鞘”驅動高質量發展 9個湖北實驗室掛牌運行
下一篇:最后一頁
門堂鄉“女兒灣”景觀。“年保玉則”景觀。“青藏高原”——在一定程度
青羚網訊7月10日,2023年“跨越山海循源頭沿著黃河遇見海”魯青互游雙
青羚網訊7月10日,由青海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主辦,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