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團風縣賈廟鄉文化站一樓大廳傳出咚咚鑼鼓聲,團風絲弦鑼鼓隊的隊員們早已等候多時。
“如果說交響樂的節奏看指揮家手里的指揮棒,那咱們絲弦鑼鼓的節奏就看這個馬鑼了?!毙芴嵘弥掷锏鸟R鑼一邊演示一邊介紹道。
馬鑼因外形像馬蹄,故名為馬鑼。只見熊提生左手用大拇指、食指、無名指夾著鑼身,不停地移擺轉動,右手用一個頭大尾小的木槌連擊鑼心,木槌擊鑼心時,正好趕上鑼身與手指脫離接觸之際,發出奇特的悅耳之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馬鑼的音色和音的長短,可以通過左手擺轉幅度的大小來改變。我們在表演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獨特的藝術效果,還可以將馬鑼垂直向上空拋出,增加它的觀賞性和娛樂性?!闭f罷,熊提生熟練地將手中的馬鑼拋向空中近2米高,待其降落后穩穩接住又繼續演奏。
外形獨特且演奏方式多樣的馬鑼,只是團風絲弦鑼鼓隊眾多樂器中的一個。
據史料記載,絲弦鑼鼓由打擊樂、吹奏樂、彈撥樂、拉弦樂四大類20余種樂器組成。起源于清雍正年間,距今已近300年歷史了。民眾常在祭祀、節慶、紅白喜事等活動中演奏,演出人數一般在18人以上,最多可達百人。
打擊樂聲的粗獷奔放加上弦樂的細膩優美,絲弦鑼鼓以前在農村的表演相當壯觀。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電視、卡拉OK等現代音響設備的出現,絲弦鑼鼓隊的表演開始逐漸減少。據專家初步考證,團風絲弦鑼鼓是鄂東地區現存唯一的一支絲弦鑼鼓隊伍。2013年,團風將其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5月24日,記者來到團風縣賈廟鄉文化站,與團風絲弦鑼鼓隊面對面,探訪團風絲弦鑼鼓發展軌跡,了解絲弦鑼鼓現狀。
聚星成火, 打造一支傳承隊伍
團風絲弦鑼鼓隊目前共有18人,平均年齡達60歲。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今年38歲的賀榮是隊伍里的老幺?!爱敵跏切軒煾笛?,我才知道咱們這兒還有個絲弦鑼鼓隊。開始只是好奇,想著可以當作娛樂項目,沒想到從2016年一下娛樂到了現在。”賀榮笑著說。
賀榮口中的熊師傅——熊提生,是團風熊家塆絲弦鑼鼓第八代傳人,也是縣里唯一一位絲弦鑼鼓的省級非遺傳承人。
今年69歲的熊提生出生于賈廟鄉熊家塆村,這是團風縣北部大崎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
史料記載,熊家塆絲弦鑼鼓起源于清雍正年間,是由羅田的一位王姓師傅傳藝于此,至清末已發展到鼎盛時期,全塆男女老幼都會吹拉彈唱。
1944年秋,鄂東一帶大旱,到處拜神求雨,熊家塆絲弦鑼鼓就隨求雨大軍表演到了新洲、羅田、麻城等地。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時,熊家塆30多人的絲弦鑼鼓隊受邀到區政府所在地賈廟進行慶典表演,受到了當時縣、區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賞,一時間轟動四周。
“我是受我伯父的影響,愛上絲弦鑼鼓的?!毙芴嵘f,他的伯父熊作堂,是絲弦鑼鼓的第七代傳承人,從小就能熟練吹拉嗩吶、京胡、笛子、簫等樂器。25歲進入塆組絲弦鑼鼓隊擔任嗩吶手。2015年被申報為省級非遺傳承人。
由于近幾年農村人口大量外流,加之老一輩師傅相繼去世,隊伍嚴重萎縮、部分重要曲牌失傳、演奏技巧退化,絲弦鑼鼓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睙o奈之下,熊提生找到賈廟鄉文化站當時的站長漆正德尋求幫助。
老祖宗的技藝一旦出現年齡或技術斷層,就有失傳風險。非遺想要“活下來”,關鍵在人??上胍^承發揚非遺的光彩,并不能輕易速成,需要真本領,更需要恒心。
可上哪兒去找有本領還有恒心的人呢?
老站長漆正德一拍腦袋,想起自己的老同學陳友松。
陳友松是漆柱山村牌子鑼鼓的隊長,擅長嗩吶、小鼓、大鼓、胡琴等樂器,有著30多年的表演經歷。牌子鑼鼓與絲弦鑼鼓都是團風縣廣為流傳的民間器樂。不同于絲弦鑼鼓,牌子鑼鼓流傳的范圍更為廣泛,團風縣境內幾乎村村都有自己的鑼鼓班。
“有隊伍還有管弦樂的基礎,何不把這個群體匯聚起來?”
漆正德帶著熊提生找到陳友松表露自己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并在全鄉范圍內選拔民間管弦樂基礎較好的愛好者,以及邀請民間楚劇團的伴奏人員加入到絲弦鑼鼓隊伍。
2013年,團風絲弦鑼鼓隊成立了。
自此之后,團風絲弦鑼鼓隊開始在各種民間活動中嶄露頭角。2023年5月,在團風首屆文化旅游節的舞臺上,絲弦鑼鼓更是叫好連連。
記者 呂潔 攝
溯本求源,重尋一張傳承曲譜
團風古稱烏林。據《團風鎮志》記載,唐代以前,烏林四面環水,蘆葦叢生,常有烏鵲來此息憩,故名烏林。
山川草木、蟲魚鳥獸,一幅幅綠色生態圖不僅被載入了官方的歷史書冊,也被寫入了民間的傳承曲譜。
“《八哥洗澡》就是還原八哥洗澡的場景,《雁別翅》就是模仿大雁撲棱翅膀?!崩顫駨陌锾统鲆豁承偶埡笊扉_雙臂模仿大雁扇動翅膀,俏皮的模樣惹得一旁的隊員哈哈大笑。
今年76歲的李濟民是絲弦鑼鼓隊里年紀最大的隊員。然而,年紀最大的他面對絲弦鑼鼓卻絲毫不含糊。
“這個就是咱們平時用的曲譜。”李濟民說。
李濟民口中的曲譜,就是他隨身攜帶的一沓信紙。攤開信紙,里面是用黑色鋼筆一筆一畫手寫的音符,曲譜之間還填滿了紅色中性筆標注的記號?!斑@些曲譜的名字很多都帶有動物,比如大雁、天鵝、八哥,作曲的靈感基本都來自對大自然的觀察,通過這些曲子可以感受到當時人與自然相處得多么和諧!”李濟民自豪地說。
“別看李老師手里的這沓曲譜只是幾頁信紙,它們的來歷可不容易啦!”賀榮說。
由于絲弦鑼鼓樂隊龐大,為了保證演奏效果,需要演奏者們的默契配合和對整個樂曲的熟悉把控。所以,不同于現在常見的簡譜、五線譜,李濟民手中的曲譜是由簡譜、工尺譜和打擊樂譜三部分組成?!斑@一行簡譜是陳友松他們花了兩年多找回來的。”李濟民指著曲譜說。
工尺譜是中國漢族傳統記譜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記寫唱名而得名,源自中國唐朝時期,屬于文字譜的一種??墒谴謇镎J識工尺譜的人并不多,外加部分曲譜遺失,現有的曲譜并不完整。
看不懂工尺譜,那就想辦法把它“翻譯”成大家看得懂的簡譜。殘存曲譜不完整,那就想辦法復原成完整的曲譜。前期,老站長漆正德試圖通過相關文藝工作者的幫助來“找回”曲譜,結果“復原”的譜子和原曲譜演奏出來的效果總有差異。
找“洋專家”不行,那就找“土專家”。
老師傅相繼離世。2010年,時年79歲的熊雁明是熊家塆組里最后一位接受過傳統絲弦鑼鼓學習的老人。老人家不會“翻譯”曲譜但聽過原曲譜,陳友松沒聽過原曲譜但會“翻譯”曲譜。那就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翻”,一個節奏一個節奏聽,一篇曲譜一篇曲譜找。一邊“翻譯”,一邊“校對”,總能把譜子“找回來”。
就這樣三人開啟了漫漫“尋譜路”。兩年時間,前后修改十幾次。終于,經過長期的挖掘整理,團風縣賈廟鄉現收錄有《雁別翅》《撲天鵝》《八哥洗澡》《牛擦癢》《回頭望》等18個曲牌。
記者 余濤 攝
賡續薪火,擔起一份傳承責任
四季更迭,時光如大浪淘沙般從歷史的長河中淘出了很多故事,也留下了金子般寶貴的財富。
為了保護傳承團風絲弦鑼鼓,團風縣委、縣政府給予扶持,組織文化工作者深入田間地頭,對絲弦鑼鼓進行收集整理,采集了一批原始文字、音像資料。2006年,團風絲弦鑼鼓被列入黃岡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一代又一代人在延續光輝的同時,開創性地傳承下去。絲弦鑼鼓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非遺項目的前世今生,看到非遺保護的艱難,也看到傳承創新的使命。
2017年,賈廟鄉文化站的老站長漆正德退休離崗。新站長漆磊接過父親手中的交接棒,繼續在非遺傳承路上向前行進。
“父親的大半輩子都是在文化站里度過的,我從小在這里長大,文化站就像是我的第二個家?!逼崂谡f。
如今,團風絲弦鑼鼓隊開始頻繁現身于市、縣級的大型活動?!爸袊幕z產日即將到來,熊師傅他們又要忙起來了?!逼崂谛χf。
“為了讓演出效果更好,我們還設計了統一的演出服?!逼崂谝贿厪墓褡永锬贸鰳逢牭难莩龇贿呎f。
演出服以紅色為主色調,金色鑲邊,胸前盤踞兩條祥龍,褲腿則繡上了金色祥云。隊員們換上喜慶的演出服,現場表演了一小段傳承曲目。
場地雖小,依舊不能阻擋鑼鼓喧天、響徹云霄。
當提及傳承,漆磊沒有豪言壯語,只是淡淡地說:“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把這個項目傳承和保護下去。”
截至目前,針對團風絲弦鑼鼓項目保護,已成立由專家參與、縣主管領導擔任組長、縣文體局具體負責的保護領導小組;聘請專家組成研究機構,以文化站為基地開展輔導培訓,培養骨干力量;完成制作團風絲弦鑼鼓專題紀錄片并錄制演奏現有曲牌。除此之外,賈廟鄉文化站每年定期開展絲弦鑼鼓培訓班,加強藝術交流。
下一步,賈廟鄉文化站還將打造團風絲弦鑼鼓非遺基地。通過展示團風絲弦鑼鼓的相關樂器、服裝,并聯合當地小學開展“絲弦鑼鼓進校園活動”等宣傳活動,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傳承團風絲弦鑼鼓。
【鏈接】
團風絲弦鑼鼓是團風縣獨一無二的民間器樂演奏藝術形式。它是人們長期生活當中提煉形成的民俗交響樂,是團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中的瑰寶。
據初步考證,團風熊家塆絲弦鑼鼓隊是鄂東地區現存唯一的一支絲弦鑼鼓隊伍。它曲牌多樣,樂器齊全,演奏活動頻繁,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絲弦鑼鼓由打擊樂、吹奏樂、彈撥樂、拉弦樂四類樂器組成。其中打擊樂器8種:包括大鼓、馬鑼、大鑼、小鑼、缽、皿磬、云板、梆鼓。吹、彈、拉樂器10多種:包括二胡、京胡、板胡、月琴、琵琶、笛子、簫、笙、嗩吶等。演出人數一般在18人以上,最多可達百人。根據需要,可原地靜態演奏,也可在行進中動態演奏。演奏由馬鑼手通過將馬鑼拋空數米后接打來指揮整個樂隊,打擊樂和管弦樂可交替演奏,也可分別演奏,演奏技巧性強,演奏陣勢宏大,音樂悠揚動聽,是農村祭祀、節慶、紅白喜事等重大活動不可缺少的民間大型交響樂。
團風縣熊家塆絲弦鑼鼓起源于清雍正年間,是由羅田的一位王姓師傅傳藝于此,至清末已發展到鼎盛時期,全塆男女老幼都會吹拉彈唱。1944年秋,鄂東一帶大旱,到處拜神求雨,絲弦鑼鼓就隨求雨大軍表演到了新洲、羅田、麻城等地。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時,熊家塆30多人的絲弦鑼鼓隊受邀到區政府所在地賈廟進行慶典表演,受到了當時縣、區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賞,一時間轟動縣區。經過長期的挖掘整理和保護,現收錄有《雁別翅》、《撲天鵝》、《八哥洗澡》、《牛擦癢》、《回頭望》等18個曲牌,2006年被列入黃岡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近二十年,由于農村人口大量外流,加之老一輩師傅相繼去世,絲弦鑼鼓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因此,對絲弦鑼鼓的搶救保護已迫在眉睫。
團風縣熊家塆絲弦鑼鼓的主要傳承人熊提生,吹拉彈唱樣樣精通,一生鐘情絲弦鑼鼓,是不可多得的傳承人。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絲弦鑼鼓得到資金扶持、人員培訓及勞務補貼等方面的支持,使團風絲弦鑼鼓逐步恢復。
(責編:汪澤滋)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黃梅公安反詐宣傳多元化_環球實時
下一篇:最后一頁
監利汪橋100MW光儲、鐘祥雙河100MW農光互補和陽新三溪50兆瓦漁光互補三個項目預計年內投產,溪水毛畈二期已
【四方精創:益志控股擬減持公司不超1 53%股份】四方精創(300468)5月31日晚間公告,持股6 12%的股東益志集
仙佑醫藥了解到,膏藥,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制劑,一直以來在中醫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采用天然草藥,經過精細加工制成,具有疏通經絡、
使用萬能銑頭的注意事項是什么?萬能銑頭也叫萬向銑頭,是指機床刀具出軸可在水平和垂直兩個平面內回轉的銑頭,從機床坐標系來看,就是機床
機床配件及附件怎么選?機床配件是指機床上必須要有的零部件,是機床用到的配套標準件,所以需要根據機床的型號進行選擇,原廠配件最好。機
電渦流傳感器有哪些常見分類?按照電渦流在導體內的貫穿情況,此傳感器可分為高頻反射式和低頻透射式兩類,但從基本工作原理上來說仍是相似
電渦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電渦流傳感器的原理是,通過電渦流效應的原理,準確測量被測體(必須是金屬導體)與探頭端面的相對位置。根據
怎么選擇建筑涂料?1、涂料品種的選擇合理地選擇涂料的品種是極為重要的, 通過工程實踐整理各種涂料的特性,積累涂料的商品檔案如品牌、
建筑涂料有哪些分類?1、外墻涂料外墻涂料,是用于涂刷建筑外立墻面的,所以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抗紫外線照射,要求達到長時間照射不變色。
使用萬能銑頭的注意事項是什么?萬能銑頭也叫萬向銑頭,是指機床刀具出軸可在水平和垂直兩個平面內回轉的銑頭...
電渦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電渦流傳感器的原理是,通過電渦流效應的原理,準確測量被測體(必須是金屬導...
怎么選擇建筑涂料?1、涂料品種的選擇合理地選擇涂料的品種是極為重要的, 通過工程實踐整理各種涂料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