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一级日皮的毛片-国产一级内射大黄片-鸥美一级毛片人与兽-黄色毛片一级视频-黄色1级片2级片-5级强奸视频网站-看一级片的免费网址-一级黄片视频在线看-欧美一级黄片群交系列

您的位置:首頁>全球 >
  • 評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 多因素支撐社融超預期增長

    2019-10-18 11:49:53 來源: 金融時報

央行10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27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2550億元和1383億元。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1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0.8%。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69萬億元,同比多增3069億元。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95.23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0.1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9月份,金融數據普遍高于市場預期。星石投資首席執行官楊玲分析認為,金融數據已經連續兩個月改善,說明之前央行的降準以及一系列引導實體融資利率下降的舉措開始在企業的融資端展現效果。

“逆周期政策的加力,疊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得經濟主體扭轉之前預期,市場信心繼續提升。未來,隨著逆周期政策效果的繼續顯現和需求的不斷提振,信貸增速將大概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義舉表示。

多因素支撐社融超預期增長

業內專家認為,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超預期增長,為表內信貸、企業債券融資和表外融資共同貢獻。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認為,9月份,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大幅上升,主因是人民幣貸款顯著多增。此外,政信類及消費金融信托在很大程度上對沖了房地產信托收縮帶來的沖擊。

不過,9月份,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進入尾聲,當月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融資規模以及企業債券融資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后者主要體現出季節性影響。

“2018年同期,為在10月底前完成專項債發行,9月份成為全年專項債發行最高峰,形成了較高基數。與此同時,今年地方債發行前置,前8個月已有多地提前完成全年發行任務,因而9月份發行放緩。兩方面原因導致9月份專項債融資支撐減弱。” 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袁雅珵進一步解釋。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認為,考慮到今年四季度很有可能提前發行2020年部分額度以及去年四季度的低基數效應,地方專項債后續有望對社融增長形成一定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起,央行進一步完善社會融資規模中的“企業債券”統計,將“交易所企業資產支持證券”納入“企業債券”指標。這是自去年9月份央行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以來,再次調整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口徑。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說:“由于歷史數據回溯至2017年,數據的連續性保持,存量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所反映的信用端融資需求趨勢基本不受影響。”

袁雅珵認為,央行自9月起將“交易所企業資產支持證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中的“企業債券”統計,以完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方法,也對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形成小幅正向提升。

政策驅動信貸結構明顯改善

在王一峰看來,9月份人民幣信貸增長超預期,既有季節性因素帶來的影響,也與政策驅動引導投融資需求良性循環明顯有關。

從三季度開始,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央行會議多次強調,要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更好地支持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發展。在政策驅動方面,央行采取了“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的組合工具,釋放長期資金,并將制造業、房地產信貸投放納入MPA考核,從存量占比、增量占比等方面進行要求。此外,財政部門允許地方政府將符合相關條件發行的地方債作為項目資本金,并在四季度提前下達2020年地方專項債額度。

袁雅珵表示,9月份,企業貸款的好轉超出季末銀行集中投放的季節效應,應主要受益于逆周期調控政策發力支撐。一方面,全面降準于9月份落地;另一方面,三季度以來穩增長權重再次上升,中央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和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促進了相關領域信貸融資擴張。

“通過政策的外生變量驅動,形成了投融資需求的循環,這是9月份信貸超預期增長的重要原因。”王一峰認為,四季度,穩增長的動力很可能源自于信用對于投資的支持。

信貸和社融數據有望持續向好

“9月份信貸社融總量和結構均向好,這是逆周期調節發力的結果。”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解釋稱,一是政策有推動,9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大力度做好“六穩”工作,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二是資金有支持,9月16日起,央行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三是10月8日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換錨”LPR,“換錨”前銀行有搶先放貸的動機。

自央行8月17日推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1年期LPR已下降10個基點,從4.30%降低至4.20%,有力地促進了短期貸款放量;5年期以上的LPR維持4.85%不變。利率市場化有助于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

解運亮認為,本次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數據總量和結構均向好,顯示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降低融資成本要通過改革的方法,現在市場利率水平較去年已經有所下降,更多的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來降低利率,之后改革效果會逐步體現。

“9月份金融數據全面改善,體現了8月份國務院金融委強調‘加大逆周期政策調節力度’的具體效果。”展望未來,王青預計,目前加大貨幣政策傳導力度、定向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目標已經明顯,針對制造業、民營及小微企業的定向滴灌政策還會持續發力,后期M2、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增速有望出現趨勢性回升。

王青進一步分析稱,為避免“大水漫灌”,未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還會持續發力,主要目標是對民營、小微企業等經濟薄弱環節提供“定向滴灌”。馬玲

關鍵詞: 逆周期調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