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期間,外圍市場明顯反彈。2月22日迎來節后首個交易日的A股能否跟隨反彈?
海通證券表示,美股急跌對A股的沖擊已在慢慢消化,無論參考波浪理論還是2016年1月底以來四次調整,空間已夠。只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市場的恢復還需要一些時間,中期保持樂觀。
中信證券也認為,狗年新春開年“紅包”行情可期。短期而言,內外部信號積極,節后A股調整向上的概率較高。
來看看各大券商對節后行情的推演邏輯。
外圍市場明顯反彈
A股春節休市期間,外圍主要市場出現普漲,整體趨穩。在4個交易日(2月15日-2月20日)中,美股方面,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3%、標普500上漲0.7%、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0.3%;亞太市場方面,日經225上漲3.6%。港股市場僅交易兩日,恒生指數累計上漲1.17%。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春節假期海外股市紛紛上漲,尤其是美國CPI高于預期后美股不跌反漲,說明美股急跌對全球市場的短期沖擊已逐漸褪去。
“截至2月初,美股公司宣布2018年將計劃回購1708億美元的股票, 2013-2017年美股公司分別回購977億、918億、999億、1472億、757億美元股票,過去10年年均回購793億美元股票,2018年大額的股票回購計劃將助于美股止跌企穩。”
中信證券認為,就近兩周的全球股市行情來看,出現了內外兼“修”的格局,甚至在美國和英國零售數據均疲軟的情況下,全球股市整體走勢依舊向上,反映前期超調后,市場情緒處于溫和回升狀態。利好美股上行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白宮預算計劃提振投資者信心;二是公布的經濟數據大幅超預期。
外圍市場的企穩或給A股帶來積極傳導效應。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峰指出,節日期間外圍市場并未繼續大幅波動,而港股2月21日的大幅反彈也給A股開盤營造了積極氛圍,預計A股節后將逐步企穩。
天風證券也認為,伴隨春節期間海外包括香港市場的全面反彈,再疊加歷年春節后較大的上漲概率,A股市場有望在新年迎來開門紅。
但是關于海外市場后市,國泰君安證券提出,后續仍應關注通脹風險。市場對于美聯儲激進加息擔憂升溫,美股出現大幅回調,但隨著經濟數據使得這種擔憂緩解。但通脹風險仍將持續困擾市場,美國1月名義與核心CPI同比分別為2.1%、1.8%,表現強勁。
“美聯儲迎來鮑威爾時代,但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局面。一方面好壞參半的經濟數據使得美國經濟滯漲隱憂不可忽視,另一方面刺激性財政政策外溢效應下可能會產生經常賬戶赤字和財政赤字均出現擴張。美國經濟貨幣政策目標取向存在內生矛盾,國際經濟形勢趨于復雜化,這將對資本市場風險偏好持續形成擾動。”
“宏觀流動性可能是緊平衡狀態”
A股市場自1月29日開始持續出現調整,上證綜指由最高點的3587點下跌至當前的3199點,下跌幅度高達10.8%,A股市場出現調整。市場對于3月12日開始執行的股票質押式回購新規也表現出擔憂。
2月9日,證監會并未披露新一批新股發行,新股IPO出現少見的暫緩發行;另外據彭博社消息,針對節前股票市場的暴跌,中國證監會及相關監管部門進行窗口指導,以支持股票市場穩定。
國金證券認為,上述諸多跡象表明,市場政策信號邊際上有所回暖,或因A股市場前期跌幅過快,或因“兩會”召開時間臨近等。
流動性方面,方正證券認為,節后,市場將面臨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所釋放的近2萬億資金陸續回流壓力。但由于年初是貸款釋放高峰期,1月新增信貸規模創歷史新高,節前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節前央行還提前對MLF進行續作,超額釋放中期流動性1495億,加之節后資金陸續回流,央行“削峰填谷”的流動性政策,會通過重啟OMO操作,釋放短期流動性,多因素共振,春節后市場實質流動性壓力有望低于預期。
“2018年宏觀流動性更可能是緊平衡狀態,2002年以來的歷史數據顯示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較同期CPI 差距均值在100個BP左右,高點150個BP。”海通證券表示,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未來三大攻堅戰中的第一條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防范與化解金融風險的核心為降低杠桿比例,目前看,中國更可能采用“中醫調理”的方法,“穩中求進”、“發展中解決問題”。
“通過加大股權融資的方式降低杠桿比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大類資產橫向比較,"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資管新規會限制銀行理財規模擴張,機構資金仍會流入股市。”
廣發證券認為,全球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趨勢在今年進一步確認,而中國央行四季度貨幣執行報告顯示,2018年流動性環境依然中性,資管新規正式稿的后續落地也將帶來不確定性,利率水平仍將維持高位震蕩的格局。在中性的流動性環境下,較高的估值水平決定了中小創還將繼續消化流動性收縮帶來的壓力。
針對資管新規,國泰君安證券認為,當前市場所關注的資管新規相關細則尚未公布,在此過程中會持續伴隨著“貨幣消滅”效應,以及新的金融格局下的“資產重配”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主導效應會由前者逐漸轉向后者,但當前尚未形成明顯格局。
多機構對節后 A 股不悲觀
2月22日,A股迎來節后首個交易日。多家大型券商均發表對于后市的研報,表示對節后 A 股并不悲觀。
海通證券表示,美股急跌對A股的沖擊已在慢慢消化,無論參考波浪理論還是2016年1月底以來四次調整,空間已夠。只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市場的恢復還需要一些時間,中期保持樂觀。進入3月基本面和政策面將更明朗時,年報和季報數據公布有望確認經濟平盈利上的趨勢,兩會前后金融監管政策落地,將確認金融服務實體需要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著眼中期,市場逐步進入春播的時節。展望2018年預計價值龍頭攜手成長龍頭。經過這輪調整,價值和成長板塊估值都消化了一些。
對節后A股不悲觀的還有方正證券,該機構認為,隨著資金逐步回流,逐步收復前期失地是大概率事件。節后將迎接“兩會”行情,疊加年報公布帶來的業績浪,按照過往春節后大盤運行的歷史規律看,春季攻勢有望在震蕩盤升中展開,并挑戰前期高點壓力。隨后在一季報公布中,再逐次展開確定風格能否轉換的新一輪調整過程,即所謂的“年初定盤面,年中定風格”。
“A股大概率將延續節前的企穩反彈,有望迎來開門紅,但市場中長期隱患猶存。”
國金證券維持年度策略觀點,A股上半年運行將較為曲折,站在當前,建議堅守“低估值、行業龍頭”作為配置的基準。
同樣,中信證券認為,狗年新春開年“紅包”行情可期。短期而言,內外部信號積極,節后A股調整向上的概率較高。而中長期來看,A股仍舊處在超跌后的修復期,震蕩的可能性仍存。對策上,建議緊扣基本面,淡化風格,自下而上地關注超跌后有高確定性的品種,有業績彈性更佳。
天風證券也表示,A股市場有望在新年迎來開門紅,但其指出,市場面臨真正考驗的時候在于3月下旬,屆時很多現在還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可能逐漸爆發出來。年報和一季報窗口期逐漸臨近,繼續建議成長“出奇”在兩個方向,一是布局一季報高增長低估值的股票,二是基本面、政策面正在出現變化的新能源車、傳媒、軍工、工業環保等領域。中期來看,以金融“守正”為配置策略。
A股經歷了年前的深度調整,或給投資者帶來入場機會。
華創證券認為,無論從過去幾輪急跌還是內外聯動的經驗,市場繼續大幅下行的空間都有限;節奏方面,主跌段過后往往會經歷2周左右的震蕩筑底期,而調整前的強勢板塊不論在反彈順序還是反彈幅度上都更為占優。
中金公司指出,A股節后有望逐步企穩。節前A股最后幾個交易日大幅反彈,但受節日因素及市場謹慎氣氛影響,成交量創下近年的低位,周期及消費板塊引領反彈。A股本身估值就不貴,調整之后,A股估值更具吸引力,本輪調整也為投資者創造了再次入場的機會。周期性板塊是年初行情的重點。
國泰君安證券也同樣看好看好周期右側機會,金融地產全年絕對收益。“躁動邏輯下,看好清明節前反彈展開。短期市場波動加大,對于基本面業績支撐進一步強調,價值思維得到強化,基于風險偏好提升形成的風格變化條件并不具備。”
“在春節前最后兩周經歷了由于交易機制造成的快速調整后,我們認為市場會經歷兩個月左右的蜜月期。”展望2018年,招商證券認為,小市值公司仍未迎來拐點,商譽減值帶來的業績壓力、配資清理、解禁減持、股權質押四座大山仍未解除。大小盤風格轉換尚待時日。但是堅定的認為,伴隨著技術進步和上述因素的出清,全年成長優于價值,整體拐點將會出現在三季度。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比特幣回春兩周反彈95%
山東省畜牧獸醫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3月25日至3月31日,山東仔豬價格為32 52元 公斤,同比上升51 26%,環比上升11 79%。畜牧專家分析認為,
6月25日早間,中興通訊(000063)A股股票自6月13日復牌后,首次打開連續跌停板,截至發稿跌9 08%,報13 62元,市值約570億元,成交額62 2億元
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我國的領土范圍都集中在亞洲,在海外沒有土地。但實際上,在遠在3千公里之外的海外,歐洲邊緣,北冰洋之上,中國還
2016年5月,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上撰文,談中國經濟走勢。幾乎與所有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意見向左,權威人士非常肯定的將中國經濟定性為L型。
北京時間周四(2月22日)凌晨3:00,美聯儲公布的1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官員認為近期經濟前景溫和強勁,強勁的經濟增速增加了進一步
四方精創等公司澄清緋聞;游久游戲遭問詢是否蹭熱點;愛康科技趁熱打鐵設立區塊鏈業務孫公司 近日,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就區塊鏈的一番
銀保監會官網今日更新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分公司因非金收購項目嚴重違...
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今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寧銀罰〔2020〕1號、2號)顯示,2018年1月1日至2018...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19中國房地產半年報》(以下簡稱《報告》),以真實成交數據復盤2019年上半年市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