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蜀道集團成立以來,奮力譜寫生態文明建設四川新篇章貢獻蜀道力量。
(資料圖)
保護珍稀植物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作為四川首條深入大小涼山腹地的高速公路,樂西高速公路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沿線珍稀植物資源特別是珙桐(鴿子花樹)保護中打造樂西樣板。
珙桐(鴿子花樹)
精心研究 謀定而動
樂西高速公路是省內重要的鄉村振興通道和生態旅游通道,穿越無人區、生態林區、自然保護區、小氣候多變區和國家級保護植物密集分布區,具有環保要求高、要素保障難、限制因素多等特點。
珙桐實地勘驗圖片
建設前期,踏勘無人區林場,項目主線、連接線的局部路段發現不可避讓國家I級、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珙桐、水青樹、連香樹、香果樹和楨楠。
為最大限度減少對珍稀植物的影響,建設單位組織施工圖設計和施工組織開展了大量的調整優化工作,從2019年初至2020年4月,歷經50余次協調會議,10余次技術會審,前后共形成了8個版次的調整方案。
開展外業調查
參建單位嚴格按照《四川省樹木移栽管理辦法(試行)》(川林發〔2014〕51號)、《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關于進一步規范樹木移栽管理的通知》(全綠字〔2014〕2號)等文件的要求,積極委托相關專業機構編制完成了《樂山至西昌高速公路馬邊至昭覺段工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方案》,并先后兩次組織移栽方案評審,多次組織方案論證修編,最終于2020年6月獲得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批復。根據“保護方案”,項目采用就近移栽、就地保護以及種植繁育等方式對工程占地范圍內的保護植物進行保護。
因地制宜 一株一策
為最大程度減少工程建設對珍稀植物的影響和破壞,樂西公司根據“保護方案”牽頭協調和組織開展了工程影響范圍內野生保護植物的就近移栽、就地保護、種子繁育、扦插繁育等工作。移栽工作于2021年春季啟動,歷時兩個春季和一個秋季后,于2022年春季結束,并隨之開展連續5年的后續管護和監測工作。
移栽前期準備工作
按規定程序申請并辦理采集證—管理單位編制工作計劃,施工前施工單位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報管理單位批準后實施—移栽工人技術培訓—植株預處理(回根)—遷移物資機具準備—運輸線路勘察—藥劑購置—挖種植穴和土壤處理等。
組織專家評審
移栽施工程序與養護管理程序
移栽時間選擇—移栽施工程序確定—起挖前技術處理—樹體支撐與加固—樹木的挖掘—樹木起苗、倒樹及平衡修剪—防護處理與起吊裝車—運輸—定植前根冠處理—定植等。
定植后的養護管理
移栽林木保濕和促進生根措施
移栽施工完成情況
2021年3月31日至2021年5月21日,首次完成馬邊段占地區域內160株珙桐就近移栽。目前,樂西高速公路雷波段紅線內3109株(含新增266株珙桐)保護植物已順利完成就近移栽,其中Ⅰ級保護植物珙桐2740株,Ⅱ級保護植物水青樹194株,Ⅱ級保護植物香果樹115株,Ⅱ級保護植物連香樹8株,Ⅱ級保護植物楨楠52株。同時,還累計扦插連香樹、珙桐等3萬余株,采集水青樹、連香樹、香果樹、珙桐、楨楠種子11900余顆用于繁育。
此外,樂西高速公路馬邊段就地保護珙桐45株,采種繁育珙桐苗1100余株。
2022年11月,經驗收單位通過實地勘驗及無人機航拍對保護植物移栽、管護情況、栽植密度、扦插成活率、20個地塊數量及地理位置、種質資源繁育情況、種子繁育苗圃等展開驗收,均已合格。
新枝萌發 秋實春華
此次移栽不僅成功保護了重點野生保護植物,還結合此次移栽經驗形成了《樂西高速公路馬邊至昭覺段工程保護植物移栽階段性總結報告》,總結了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移栽手續的辦理流程及申報程序,形成了珙桐、水青樹、香果樹等國家保護植物移栽關鍵技術要點,為后續相關工程移栽國家保護植物提供有益參考。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下一步,樂西公司將繼續爭創“三項示范工程”(綠色公路示范工程、品質高速示范工程、旅游風景道示范工程),打造“四條特色走廊”(歷史文化走廊、旅游康養走廊、平安和諧走廊、鄉村振興走廊),建成“品質、綠色、數字、效益”高速公路,為推進美麗四川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樂西蘇壩河大橋
樂西蘇壩河大橋
樂西高速大涼山1號隧道“月城涼山號”進洞前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陜西省交通運輸碳排放影響因素分析(圖)
下一篇:最后一頁
青羚網訊為破解保護與發展難題,深化草原保護發展綜合改革,省政府辦公
青羚網訊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和祁連山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生態系
“這兩天有啥困難嗎?家里挺好的吧?”“挺好的,沒啥事。”一大早,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