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16日下午,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二公院”)BIM應用推廣中心副主任工程師黃河清在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第六屆BIM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論壇”作了題為《BIM技術在中交新疆烏尉公路包全生命周期的應用實踐》的報告。
作為國內在建里程最長、投資額最大的PPP項目,中交新疆烏尉公路包PPP項目規模極大,地域分布廣,管理難度極大,同時包含如天山勝利隧道等建設難度大、采用諸多創新設計和工藝工法的重大工程,加之需要解決全生命周期工程技術與管理難題,因此亟須數字化技術助力破解難題。
為此,中交二公院以BIM技術為核心,開展數字化設計,實現了設計向施工的跨階段交付,大大提升了設計與施工環節對接的便利性,同時通過建設“數字云平臺”“隧道BIM仿真平臺”,為天山勝利隧道施工和洞內交通管控提供了支撐和保障。此外,針對運營管理需求,對“數字云平臺”進行了完善優化,助力項目建成后運營安全與應急管理效能不斷提升。
關于項目技術應用的方案,黃河清用三句話做了概括“設計階段打基礎,施工階段創實效,運營階段勤探索”。以BIM數字化技術為核心的一系列創新,建立了公路工程的MBS體系,依托該體系實現了MBS(建筑信息分解結構)和WBS(工作分解結構)數據體系的映射,理順了從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到運營階段的各個環節,將原本孤立的數據和系統連點成線。為高效協同管理提供了數字化、信息化的技術保障,中交新疆烏尉公路包PPP項目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了解,圍繞數字化產業目標,中交二公院優化組織架構,搭建了“1+2+N”的機構模式。其中,BIM應用推廣中心在組建團隊進行科研攻關的同時,對外也著力搭建了科研平臺,編制了《公路工程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公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應用標準》《公路工程信息模型應用資源管理標準》等一系列標準。同時,在BIM技術理論研究、BIM與CIM融合研究、數字化建設與交付技術體系研究、自主研發數字化軟件、商業軟件及硬件設備資源建設儲備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83件橋梁藝術設計作品精彩亮相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圖) 環球熱推薦
下一篇:最后一頁
“中國是國際授權產業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潛力和空間巨大,前景值得期
6月15日,孩子們在美國休斯敦市一處噴水公園玩耍消暑。美國南部地區近
新華社首爾6月16日電(記者陸睿 孫一然)韓國江原道16日發生7輛汽車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