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彬:特大橋梁技術的帶頭人
彭曉彬,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總工程師、大橋勘察設計院副院長,正高級工程師。2002年長安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彭曉彬進入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彭曉彬致力于大跨徑和特殊結構橋梁的規劃研究、勘察設計、科研攻關、技術開發與轉化應用工作21年。作為特大橋梁技術帶頭人,他參與或主持孝南互通無背索斜塔彎坡斜拉橋、陽邏長江公路大橋、鄂東長江公路大橋、武穴長江公路大橋、雙柳長江大橋、青山長江公路大橋、河谷漢江公路大橋、小河特大橋、岳口漢江二橋、天門漢北河大橋等十余座國家重點項目的規劃、設計和科研工作;參與或獨立完成炳靈寺黃河大橋、祁家黃河大橋、沌口長江公路大橋、九江長江公路大橋、四川合江長江一橋等多座特大型橋梁的咨詢審查工作。
(相關資料圖)
喜歡的話:日拱一卒。——彭曉彬
著力橋梁核心技術攻關
彭曉彬完成孝南互通無背索斜塔彎坡斜拉橋設計科研,系統研究了無背索曲線斜拉橋結構力學行為特點,提出合理的橋型布置和塔、梁結構型式,并提出主梁懸臂拼裝與索塔澆筑同步的施工工藝,研究出了一套合理的無背索斜拉橋施工方法和施工控制技術,與常規獨塔斜拉橋相比,合計節約建設成本約1060萬元。項目成果獲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湖北省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他承擔武漢陽邏長江公路大橋設計,主跨1280米雙塔單跨懸索橋,在南錨碇圓形地下連續墻結構設計、“無粘結可換式”預應力錨固系統設計、鋼剪刀撐索塔結構設計、超寬鋼箱梁結構設計、鋼橋面鋪裝結構體系設計等多方面具有多項重大技術突破和技術創新,達到同類技術的國內領先水平。
他承擔設計鄂東長江公路大橋,主跨926米雙塔混合梁斜拉橋,應用項目組提出的利用主梁彎曲應變能確定混合梁斜拉橋合理鋼-混結合位置及合理布跨的設計方法,解決了超大跨混合梁斜拉橋鋼混結合部位置確定的技術難題;應用了項目組研發的設置復合連接件的有格室混合梁結合部構造,解決了混合梁結合部傳遞200000kN級軸力的技術難題;應用了項目組研發的混合梁橫向溫度梯度計算模式,以及混合梁斜拉橋新型斜拉索下錨頭主動防腐技術和相應的除濕防腐裝置系統,解決了混合梁斜拉橋新型斜拉索下錨頭除濕防腐難題。創新成果把我國混合梁斜拉橋跨徑從618米提高至926米,節約投資1.6 億元,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和中國公路勘察設計協會公路交通優秀設計一等獎。
此外,他還主持武穴長江公路大橋和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的設計,項目成果豐碩。
不斷進取 在蛻變中實現理想
彭曉彬2002年工作至今,正處于我國交通行業大發展時期,先后承擔十余座特殊結構橋梁的規劃、設計和科研工作;參與、主持了十余座國家、省重點工程設計咨詢任務。正是這一段段難忘的經歷,促使彭曉彬不斷進取,在一次次蛻變中實現理想和抱負。
2011年彭曉彬35歲,被任命為武穴長江公路大橋設計負責人。武穴長江公路大橋位于兩省(湖北省、江西省)三地(黃岡市、黃石市和九江市)毗鄰地帶,協調難度較大;項目全長約31公里,沿線分布有眾多采礦權和探礦權企事業單位,建設環境復雜;大橋主橋采用主跨808米雙塔不對稱混合梁斜拉橋,是國內第七大跨度斜拉橋。面對巨大挑戰,彭曉彬沒有退縮,他化質疑為行動,帶領項目團隊走遍了武穴市、瑞昌市和陽新縣的山山水水。武穴長江公路大橋于2021年9月建成通車,八年的設計研究,讓彭曉彬對工程建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不僅要依靠技術,還涉及到國家環保、土地、農業、路網規劃等社會資源,會對當地的經濟、民生等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因此設計人員要客觀公正地分析研究影響工程建設的每個因素,為項目主管部門和項目投資主體提供最優的決策意見。尤其在各方對推薦方案存在爭議時,更需要設計人員甄選可行方案,并提供客觀公正的比選結論。項目負責人只有充分掌握大橋建設的方方面面,才能保證設計、建設工作平穩有序地推進。
懷揣“交通天下”的人生理想,彭曉彬從只有渡口的江漢平原小山村出發,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奮進精神,不斷尋求方法、突破自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橋梁設計的探索之路上。
中國公路學會入會二維碼
【二審:閆可欣】
【三審:秦愛梅】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每日熱門:2023年中國公路學會“最美公路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
下一篇:最后一頁
【EnsemTherapeutics與阿里云達成全面合作】雙方將在智算領域建立深度合作,并共同探索開發相關領域的下一
新華社河內5月26日電(記者胡佳麗)第2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越南南部賽區決賽26日在越南胡志明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5月26日電(記者石中玉)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26日簽署命令,將塞爾維亞軍隊的戰備狀態提升
新華社達喀爾5月26日電(記者王子正)比紹消息: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25日向中國第19批援幾比醫療隊集體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