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6月4日即將到來的關鍵性OPEC+會議之際,該組織的兩大產油國沙特和俄羅斯卻在產量政策上存在分歧,致使關系緊張。
(資料圖片)
沙特對俄羅斯感到失望,認為俄羅斯顯然沒有遵守協議的規定,也沒有按照承諾減少石油產量。沙特一直努力將油價至少提高到該國81美元/桶的財政盈虧平衡水平,而俄羅斯的表現使得沙特這一努力變得更加復雜。因此,沙特官員表達了他們對俄羅斯的失望,并要求俄羅斯官員遵守其承諾,即在年底前將石油產量每天減少50 萬桶。
俄羅斯則堅稱其正在按計劃減產,但分析師并不相信,而且由于俄羅斯已停止發布有關其產量水平的任何官方報告,市場關注的是油輪跟蹤數據。數據顯示,即使俄羅斯履行了減產承諾,其對國際市場的石油供應也在增加,尤其是在長期由沙特和其他中東產油國主導的關鍵性亞洲市場——中國和印度。
隨著原油價格下降,俄羅斯在亞洲前兩大進口國的市場份額一直在大幅增加,目前已成為中國和印度的頭號供應國。根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的Vortexa數據,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取代了沙特,成為中國和印度的頭號供應國。
俄羅斯還暗示,它希望歐佩克+的合作伙伴保持石油產量不變,因為莫斯科對目前的油價和生產配額感到滿意。上周,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能源價格正接近“經濟上合理”的水平。然而,對于沙特阿拉伯來說,油價低于80美元似乎并不“經濟合理”。
那么在沙特和俄羅斯因產量政策產生分歧的背后,OPEC以及OPEC+又將如何如何影響未來國際石油市場呢?美國石油工程師協會(SPE)的學術期刊Journal Petroleum Technology(JPT)上發布了一篇名為“歐佩克的效果如何”的文章,通過追溯歐佩克60年的歷史,包括油氣行業的重要里程碑,多方面來探討其在行業的影響力。
01. OPEC的成立及影響力
為應對國際石油公司在原油市場上扮演價格制定者的角色,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應運而生。為了提升談判地位,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五國于1960年9月成立了歐佩克,其使命是“協調與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確保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穩定,以確保向消費者提供高效、經濟、穩定的石油供應,使石油生產國獲得穩定收入,并為石油行業投資者提供公平的資本回報”。
目前,OPEC共有13個成員國: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剛果、赤道幾內亞、加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亞、尼日利亞、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委內瑞拉。
成立之初,歐佩克的五個創始成員國控制著全球80%的原油出口。如今,OPEC的13個成員國控制著全球約40%的原油產量和60%的國際原油交易量以及全球80%的原油儲量。盡管歐佩克掌控了全球原油產量的很大份額,但面對錯綜復雜的政治與經濟問題,其成員國難以采取協同措施,因此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不盡人意。然而,它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其他方面的成功。這些成功有助于創造市場條件,后來也成為自身成就的助推者。
02. 1967年六日戰爭
早期,歐佩克成員國受制于市場力量,無法掌控原油市場。美國的進口和產量配額、外國擁有的特許經營權、新探明儲量帶來的供應過剩,以及成員國之間相互傾軋的政治與經濟問題,這些都造成該組織難以控制市場。
1967年6月,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聯盟(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爆發了六日戰爭,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試圖通過對美國、英國和西德的石油禁運,來遏制西方對以色列的支持。然而,美國的配額制度使其國內產油公司的產量無法最大化,因此這些公司釋放了潛在產量,重新組織石油輸送,以緩解低迷的市場。歐佩克成員國伊朗和委內瑞拉也增加了產量,抵消了其他歐佩克成員國出口禁令的影響。隨著全球原油產量增加,禁運國家失去了出口收入,1967年的禁運嘗試基本以失敗而告終。
03. 1973年石油禁運
上述阻止歐佩克阿拉伯成員國影響市場的條件,僅6年后,卻為歐佩克掌控市場奠定了基礎。廉價石油導致需求飆升,降低了勘探更多儲量的動力。尼克松還廢除了美國的石油配額制度,增加了對國際市場的需求,并允許國內生產商以最大產能運行。1970年至1973年,原油市場價格翻了一番,1973年,沙特阿拉伯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搖擺生產國”(因具有提高原油產量的能力而被稱為“搖擺產油國”)。最后,歐佩克成員國采取措施將石油生產國有化,使其對產量擁有更大的控制權。1973 年 10 月,以色列與以埃及和敘利亞為首的阿拉伯國家爆發了贖罪日戰爭,歐佩克阿拉伯成員國發現自身已處于更具影響力的市場地位。
在戰爭開始的兩周內,阿拉伯石油部長同意對美國和其他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此外,參與國將每月減產5%,同時維持對友好國家的戰前供應量。由于國內原油消費量上漲了33%,且缺乏1967年擁有的閑置產能,市場價格隨即應聲上漲。到1974年1月,每桶原油價格從2.90美元升至11.65美元。此后,禁運持續到1974年3月(遠遠超過了歷時三周的贖罪日戰爭),由于參與國之間缺乏共識,禁運措施被終止了。
1973年的石油禁運可以被視為是一次合格的成功。雖然沒有實現其政治目標,但它肯定了歐佩克對石油市場的影響。它還凸顯了全球對豐富石油的依賴,并促使人們尋找新能源、新石油來源以及提高能源效率。
04. 1979年石油危機和1986年市場崩盤
1979年至1980年,伊朗革命和兩伊戰爭使全球石油產量減少了約480萬桶/日,占全球產量的7%,進一步激發了尋找新儲量的熱情。最初,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歐佩克成員國介入填補了部分缺口。然而,非歐佩克產油國在1979年至1985年期間增產了560萬桶/日。供應激增導致價格下跌,沙特阿拉伯試圖以全球搖擺生產國身份來調節產量。然而,其他歐佩克產油國沒有遵守其產量配額,繼續使市場過度飽和。
到1985年,沙特阿拉伯放棄了“搖擺生產國”身份,試圖奪回已經下降了80%的市場份額,并淘汰高成本生產商。市場上原油泛濫引發了1986年的崩盤,最終使不遵守規定的歐佩克成員國回到談判桌上。隨后達成的配額與定價協議最終幫助重建了穩定的市場。
05.過剩年代
進入19世紀90年代,可以說,原油價格持續低迷助長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企圖減少科威特的石油產量。然而,第一次海灣戰爭造成的供應中斷是短暫的。撇開這個例外不談,在1986年崩盤后的15年里,價格保持相對穩定與低迷,特別是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歐佩克監管成員國的產量,迫使一些不愿受限的成員國離開組織,以追求經濟目標。盡管存在配額,但價格仍然低迷。
▲ 1986年至2002年的油價
06.壓裂技術興起
2003年至2014年間,原油價格經歷了波動,但總體處于高位,2005年夏季達到147.30美元/桶的峰值,為歐佩克提供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出口收入。
▲OPEC石油出口收入
這段時間原油價格的持續高企,起源于供需關系的影響。在供應方面,伊拉克、尼日利亞、利比亞的政局不穩定影響了產量或生產的可靠性。在需求方面,不斷增長的工業化、經濟發展與個人財富,特別是中國、印度等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助推了全球需求。美國的個人汽車發展也顯著增加了原油消費。
這一時期的高油價唯有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是個例外,當時油價大幅下跌。在此期間,歐佩克的統一戰線再次出現裂痕。盡管該組織宣布已投票決定減產來支撐油價,但沙特阿拉伯單方面承諾向所有客戶供應石油,以將油價壓低至100美元/桶以下,并緩解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
持續的高油價還創造出新環境,引發了歐佩克與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新競爭。在鉆完井經濟性、水平鉆井、水力壓裂與持續高油價的綜合因素下,先前已知的那些未開發頁巖儲層變得具有經濟可行性。
07.2014年崩盤
由于有了新的主要產量來源,原油市場很快就進入了供過于求的狀態。為了履行其穩定市場的初衷,歐佩克需要減產。許多歐佩克成員國擔心油價下跌對其財政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傾向于減產以提振油價。
然而,由于新的產量不在歐佩克的控制范圍內,沙特阿拉伯承諾保護其市場份額而不是市場價格,并拒絕考慮減產,在某些情況下,歐佩克成員國實際上增加了產量。由于歐佩克的盈虧平衡生產成本顯著低于其美國頁巖競爭對手,有足夠的空間嘗試將頁巖生產商擠出市場,因此價格暴跌,在2016年初跌至27美元/桶的最低點。盡管頁巖生產商確實感受到了壓力,但這種痛苦并非單方面的。歐佩克成員國的財政是基于遠超27美元/桶的價格基礎上制定的。例如,沙特阿拉伯的油價在過去十年里一直遠高于60美元/桶。
08.2017年OPEC+成立
由于大范圍的經濟壓力,而且美國頁巖生產商通過降低完井成本頑強地堅持下去,2017年歐佩克同意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減產。該協議的獨特之處在于它還包括了其他非歐佩克成員國的產油國,尤其是俄羅斯。歐佩克+在過去5年多內一直致力于管理組織內部的產量,主要是通過分布式減產,以平衡全球市場。這些自推出以來有助于穩定原油市場。雖然新冠疫情、因烏克蘭戰爭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等事件成為前所未有的市場破壞者,但對原油價格的影響卻出人意料地短暫。
考慮到這一時期還未結束,最終的回顧性評估仍需數年。然而,在歐佩克60年的歷史中,它作為市場穩定器的成績好壞參半。當它沒有為了追求政治目標而調整產量份額時,內部分歧往往會破壞做市的嘗試。美國頁巖生產商等外部威脅和挑戰者的崛起,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產量貢獻,以及經濟優先于政治,形成并維持了統一、有效的戰線,并真正發揮了市場穩定器的作用。
“石油的管道中從來都流淌著政治的血液”,黎巴嫩《使者報》3日稱,“歐佩克+”成員這次空前團結,作出減產的大膽決定,說明其不再容忍國際油價的一再波動,對美國任意操縱國際油價的做法敢于說“不”和進行調整了。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世界百事通!歐佩克秘書長:歡迎伊朗在制裁解除后全面重返石油市場
下一篇:最后一頁
XSL201000深井鉆機XSC301300深井鉆機XSM1800數字化模塊鉆機ZJ70DB石油鉆機掃碼預約領取參會證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孫陽)歷時15個月,AITO問界第10萬臺量產車正式下線,成為最快達成這一里程碑的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孫陽)歷時15個月,AITO問界第10萬臺量產車正式下線,成為最快達成這一里程碑的
5月29日,新開發銀行(NDB)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85億元人民幣熊貓債。此次發行體現了新開發銀行多元化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杰臣):近日,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在首批樂齡陪伴工程試點縣河南周口太康縣召開“樂